1996年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核医学专业。2008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工作于上海仁济医院核医学科,其中2009-2010年美国德州大学附属MD安德森癌症中心博士后。获上海市领军人才(2023),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2021);上海市第五届最美女医师(2023),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2023);复旦大学巾帼创新奖(2023);复旦大学十佳医务工作者(2021)。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肿瘤影像学组副组长,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医师分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主委,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主委,上海市医学会第十届核医学分会副主委,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副主委。现任《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癌症杂志》常务编委,《肿瘤影像杂志》副主编,《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编委,是《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等数十个专业期刊审稿人。专业主攻核医学分子影像诊断与核素治疗,在新型分子影像探针研发和临床转化方面有丰富经验。主持3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自然基金6项(1项为重点);发表SCI论文116余篇,专利21项,专利成果商业转化1项。主编专著2本、副主任编委专著5本,牵头和参与多个核医学影像探针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撰写。已承担近20项1-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JCI、Advanced Science、JNM、EJNMMI、Clinical Cancer Research、ACS Nano等,同时科室的研究成果每年有2-4项研究成果入选国际核医学专业年会亮点报告。近5年申请专利21项,成果商业转化1项。
① PET/CT、SPECT/CT、PET/MRI影像诊断;② 核素分子靶向治疗:包括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89SrCl2、223Ra治疗等;③ 新型核素靶向治疗相关临床试验:如177Lu-DOTATATE、177Lu-PSMA、177Lu-FAPI、225Ac等新型核素靶向治疗。
1. 新型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的研发与临床转化 2. 分子影像早期监测肿瘤疗效的方法学及机制研究 3. 基于医学影像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创新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