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我院医务青年围绕院中心工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打造复肿医务青年品牌,引领医院青年勇攀医学高峰,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我院11B病区护士长蒋妍团队作品《营养汤里的营养,真的在汤里吗?》荣获优秀健康科普作品(音视频类)三等奖;心理医学科主任冯威教授作品《“问题解决”拨开肿瘤患者抑郁的迷雾》荣获优秀健康科普作品(音视频类)优秀奖。
从医执教二十九载,宋少莉教授致力于核医学临床与教学工作,为患者解除病痛,为国家培养紧缺的核医学人才。她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影像学课程负责人,兢兢业业,编写教材,创新教学,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医学研究生和博士生。去年,她荣获复旦大学“钟扬式”好老师称号。
服务国家发展,践行医者使命,一批批复旦上医人前赴后继,前往西藏、新疆、青海、云南等偏远地区进行医疗援助。面对高原缺氧、极端气候以及当地医疗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他们始终坚守在诊疗一线。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无数援建医务工作者中最普通却也最珍贵的故事。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全国妇联日前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和全国巾帼文明岗名单。我院大内科主任、细胞与基因治疗中心主任王红霞教授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
2025年1月18日下午14时,“正谊明道,医路星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医务工作者事迹分享暨复旦大学“十佳百优”医务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明道楼二楼报告厅举行。
我院宋少莉教授获评2024年“钟扬式”好老师称号,并受邀参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庆祝教师节座谈会,分享“弘扬高尚师德,培育时代新人”的经验和感悟。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发挥劳模在弘扬精神、传承技艺、创新攻关、人才培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经基层单位推荐、专家评审,上海市医务工会命名6家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我院虞先濬胰腺肿瘤外科工作室荣获2024年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