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代表团访问我院

发布日期:2013年03月28日 点击数量:4989次

2013年3 月20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CNRS)代表团来我院进行参观访问。此次访问团成员包括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生物科学研究院院长Patrick Netter教授,生物科学研究院科研副院长Kenneth Takeda, CNRS欧洲研究和国际合作部主任Minh-Hà Pham-Delègue女士、生物科学研究院欧洲及国际事务部副主任 Franc Pattus、CNRS中国代表处主任Patrick Nedellec 等8位专家。同时,法国驻上海总领馆科技领事 Frederic BRETAR和我院与梅里埃研究所联合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孟夏女士等也参加了此次会谈。我院叶定伟副院长和国际事务部代表医院热情接待了来访嘉宾。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39年,是法国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基础研究机构(职能类似于中国科学院)。它是一所由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直接管辖的国立科学技术机构。其研究内容涵盖各个科学领域:人文与社会科学、生物学、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学、信息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它拥有大约职员工34000名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法国领土内设有19个区域委员会,研究预算高达约33亿欧元。其在法国领土上的1053所实验室中,约有95%与法国国立大学、高等商业学院及其科研单位保持着合作关系。同时,它借助于自身30个国际科研联合单位、11个海外代表处以及与60个国际签署的双边协议,大力提升了法国科学研究在国际层面上的影响力。中心已经在北京建立驻中国代表处。

     CNRS代表团此行的目的正是希望了解上海各科研单位及医院科研情况以及的欧盟第七框架协议计划专项——“癌症与免疫项目”(IMMUNOCAN Program)在我院的实施情况。代表团在介绍中特别提及其下属各实验室科研出版物的数量占整个法国总量的50% 以上,并且都是高影响因子期刊。叶院长对此非常感兴趣,提出CNRS是否能在今后的合作中协助我院在上述期刊发表一些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我院科研学术方面的影响力。交谈中,叶院长还表示CNRS驻中国代表处的建立对双方在科研领域的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将为今后中法两国的医院与大学间的合作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CNRS中国代表处负责人Patrick Netter 教授介绍说CNRS已经在中国建立了23个中法联合实验室,双方各有700多名研究人员在这些研究室里开展研究工作。去年,一家大型欧洲化学公司在他们的帮助下在中国建立了分支机构。他表示CNRS非常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合作领域, 如建立中法癌症研究联合实验室等。

    访问中,来宾们对我院的科研情况也非常感兴趣,提出了很多问题,叶院长都一一做了细致深入地回答。随后复旦-梅里埃实验室主任叶迅和高级研究员Romain Gineste 分别向来宾介绍了复旦-梅里埃实验室和IMMUNOCAN 项目进展情况,并带领来宾到我院实验研究中心和梅里埃实验室进行了实地参观。
    通过此次访问,双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增进了友谊,为今后双方建立伙伴关系,开展合作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