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第四届上海传统现代结合肿瘤学国际论坛在我院召开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22日 点击数量:4884次

   10月17日,由上海市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尔辛名中医工作室及刘鲁明名中医工作室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上海传统现代结合肿瘤学国际论坛在我院召开,论坛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医学专家云集上海。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怀琼出席论坛,我院吴炅副院长和陈震副院长出席论坛并致辞,我院中西医结合科刘鲁明教授担任论坛主席。 

    本次会议主题为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意在融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互相取长补短,旨在探索传统现代结合肿瘤学的优势互补。目前,我国传统医学以悠久的历史、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得到国际肿瘤治疗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刘鲁明教授表示,传统现代结合肿瘤学通过使用补充、替代疗法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致力于研究治疗癌症的方法和机理,以达到使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欣慰的是这一理念已经取得广泛认可。   


    论坛过程中,来自日本癌研有明病院汉方整合治疗部部长、日本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临床教授星野惠津夫就日本传统汉方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结合治疗癌症患者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表演说。星野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癌难患者”的概念。所谓“癌难患者”是指因现代医学治疗无效、“无药可医”的癌症患者。星野教授坦言, “癌难患者”的数量并不少,他们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传统医学可以打破现代医学的治疗瓶颈,为“癌难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和生活质量的要求。目前,已经有不少现代医学无法医治的肿瘤患者最终选择了传统医学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我院副院长陈震教授在论坛上作了《胰腺癌中医证型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的报告。他说,肿瘤的产生与转移与肿瘤所处的内外环境有密切联系,中医证型能够指明肿瘤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情况,肿瘤微环境与中医证型也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此外,同一种肿瘤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有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同样的证型。胰腺癌就有种类繁多的证型,面对这些证型,就需要丰富的经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最终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当前,传统中医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陈震教授指出,新时期在传统医学领域中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但应当意识到的是,这一领域在新时代也面临着强大的挑战。传统中医的发展应当开拓视野,只有凭借不同的辨证论治方式才能走的更远。

    本届传统现代结合肿瘤学国际论坛共吸引了国内外医学专家及患者超过100人参与。据了解,在过去5年时间里,传统现代结合肿瘤学国际论坛已先后在上海举办了4届。前几届论坛分别探讨了传统现代结合肿瘤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传统针灸与现代医学治疗肿瘤进展、传统现代结合肿瘤学多学科协作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