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个病人
--乳腺外科 王玉洁
我一直想要讲述一个病人的故事,这是我在肿瘤医院的第一个病人。
第一次见到这个病人的时候,着实被震惊到了,曾经课堂上诸如恶性肿瘤的形状、质地等照本宣科的描述瞬间成为眼前惊人的一幕。右乳巨大菜花状肿物,直径20公分以上,中央是溃烂的如同火山口一样的创面,整个肿块被黄绿色的溃烂坏死物包裹,弥漫着一种让人窒息的恶臭。当时,我真的差一点吐出来,强忍着胃中翻滚,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病人是个30多岁的出家人,面庞清瘦,她看着我,脸上满是歉意。
我开始动手给她换药,用浸了碘伏的纱布擦拭那些绿色的脓液,一遍又一遍,让那些恶臭随着流下的坏色组织一点一点减轻。擦拭完还要用蘸了碘伏的纱布层层包裹住以减轻渗出,再外边是厚厚的干燥纱布。在这个过程中,我必须低下头以完成我的操作,然而每一次靠近都让我窒息。第一次,近一个小时,我终于完成了这次艰难的换药操作。
之后的一个月,每天一次的换药都成了我那段时间最大的痛苦,我尝试戴上2层口罩,口罩里再放点有香味的纸巾,但无论如何我都必须承认,我不想给她换药。可是,我又是那样同情她。一个曾经结过婚但在婚姻里遭受折磨而毅然选择远离红尘的女人,一个不想拖累他人却被命运击倒的净素之人,同样地,是一个需要我们用尽全力去救治的病人。
免疫组化结果出来了,三阴性,化疗是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可是巨大的肿块正一步步吞噬着她瘦弱的身体,而那些如同她脸庞一样清瘦的蔬菜根本抵挡不了肿瘤细胞分秒不停的进攻。化验报告中低得可怜的白蛋白,让原本能延缓疾病进展的化疗随时可能成为送命毒药。护士开始劝她要吃一点肉食,毕竟在生死攸关之时,佛祖有好生之德。白蛋白持续走低,我开始急了,换药时我拐弯抹角地规劝她,她还是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已经吃了好多鸡蛋了。我说你要么打白蛋白好了,不过价格很贵。她默默地看着我,没有说话。
第二天她开始输白蛋白了,等我去换药她已经打好了,躺在床上冥思。看到我来了,她说王医生,化疗科医生也告诉我输白蛋白比较快,我已经打白蛋白了,等升上去了我就可以化疗了。我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就说等明天看看结果。果然升上去一点点,但是依然达不到化疗所需的要求,但至少是有希望的。她的精神开始变好了,话也多了,某一次换好药她还拼命往我白大衣口袋里塞吃的。我没有拿,觉得这些是能够让她更接近治疗的东西,怎么能轻易拿走呢?
一个阴雨的早晨,我换好药,她跟我说,王医生,谢谢你给我换药,这么久你一直戴着口罩,我只见过你的眼睛。我摘下口罩,她笑了说你看起来像个高中生却已经能帮人治病了,真厉害。我只好揶揄,换换药还行,都是刚开始呢。
那天摘下口罩之后我就后悔了,就像是在告别,就像是在离别之前把一个人深深印在脑海里。我应该拒绝她,也许能改变点什么?
之后断断续续两个星期,白蛋白也输了6、7次,而复查血白蛋白水平始终顽固地不肯升高。最后那次换药,她跟我说王医生,我不治了,白蛋白一直也升不上去,化疗没法打了。我没有挽留她,我知道我改变不了什么,只好给她交代了一下怎么换药,怎么保持清洁,减轻味道。她笑了说谢谢王医生这段时间照顾。
从此之后我再没有见过她,当年元旦里她发来短信祝我元旦快乐,简单交谈里她还回复我等我好了我就到学校来看你。看完这句话,我眼泪几乎要掉下来,不知道她那时情况已是怎样,说着这句话时是不是也眼中含着泪。很快过春节了,过元宵节了,日复一日过了好多个节,而我再也没有收到过她任何一条信息,也许,也许没有也许。
也许在即将展开的职业生涯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带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走进我们的生命,充盈了我们的内心,这本身就是一个让生命更加丰富的过程。感谢那些天边陨落的星辰,毕竟一瞬间,他们曾照亮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