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初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学习生活感想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19日 点击数量:41340次

初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学习生活感想

2012723日,一个难忘的日子,我怀着激动与紧张的心情走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踏进院门,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无名的压力,害怕在这精英云集的地方显得自己很无知,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我需要从头开始,慢慢熟悉,还好医院给了我们一周的时间来适应,从723-727日,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郭小毛院长全面介绍了肿瘤医院的历史、概况、发展情况及总体规划,李端树书记为我们介绍了医院文化及医德医风建设,在这一周里我们先后学习了医院相关法律法规、医患沟通、医院感染控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病历书写规范、门诊相关流程、各级医师考核及培训等知识,全面了解肿瘤医院的运行机制。726日,为加强团队合作精神,肿瘤医院还组织了一次户外拓展训练,一天的户外活动使大家互相了解,彼此熟悉。727日培训结束后,吴炅副院长为基地学员介绍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事项,同时对大家的提问作了详细的解答。

基地培训第一年要求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及放疗科各轮转四个月,第二年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室适当增加轮转时间。在这两年里要参加医务部的“三基”培训及考试,以提高临床技能;参加每月一次的教学查房,每两周一次的Case presentation,以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及科研能力;还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和讲座,以拓展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医院规定必须通过所有的“三基”考试才能参加年度考核,年度考核通过后才能参加最终的结业考试,因此这两年里考试很多,会有一定的压力。

肿瘤医院的节奏很快,每天早上7点之前签到,交班7:30开始,中午1:30门诊、病房就开始上班了。我的第一个轮转科室是乳腺外科,在李月云、沈镇宙、邵志敏等大牛的带领下,肿瘤医院的乳腺外科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乳腺外科每周三7:30进行多学科讨论,此时乳腺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主任对某一疑难病例进行多学科不同角度讨论,并介绍相关的前沿进展,最终得出下一步治疗计划。周四早上7:00在邵志敏教授的带领下进行全科业务英语探讨早餐会。乳腺外科总共三个病区,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在著名的陆劲松教授的治疗组。陆教授严谨认真,对病人非常负责,事事以病人为主。每次手术过程中,严格要求无瘤原则,仔细检查每一块疑似肿瘤的标本,精益求精,他的治疗组每个手术日都是到晚上九十点手术才结束,虽然比较辛苦,但我能学到很多东西。陆教授是国内赫赫有名的专家,能跟着他学习我很荣幸,他的大家风范、行为处事会让我受益一辈子。上级老师勇哥和汤汤姐也很好,在手术台上都很照顾我,进修老师也耐心的回答我这个外行人“幼稚”的问题,与他们交流也扩大了我的视野,在这里虽然很忙,但气氛很轻松。

到肿瘤医院快一个月,这里各部门分工明确,配合紧密,办事很有效率,很人性化,见到很多传说中的教授,他们都很和蔼,平易近人,和下级之间感觉很平等,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现在越来越觉得当初决定来上海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后面的日子里,我会珍惜每一天的学习机会。在这里也非常感谢四附院和学校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希望我能早日学成,为四附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医大委托肿瘤学基地培训学员  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