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复旦大学甲状腺肿瘤诊疗研究中心在我院成立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30日 点击数量:5348次

    3月29日,复旦大学甲状腺肿瘤诊疗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我院头颈外科吴毅教授出任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和我院郭小毛院长共同为中心揭牌。首届全国甲状腺肿瘤规范化诊疗学习班在我院同期举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秦新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大外科主任陈宗佑等嘉宾参加揭牌仪式。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海城市男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10万分之5.83人,女性发病率高达10万分之21.2人。女性发病率较2008年之前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目前,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跃升至女性易发肿瘤的第五位。我院头颈外科吴毅教指出,目前伴随着甲状腺癌的高发病率,三级医院中的肿瘤专科、普外科以及二级医院等基层医院,也纷纷加入甲状腺癌诊治的行列,呈现了诊疗理念不统一,诊疗过程不规范等相关情况。        
    目前,临床上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分歧,以“清扫中央区淋巴结为例”,鉴于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我院对于术中冰冻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常规进行预防性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但是实践中,一些基层医院仅对影像学或临床体检中明显异常的淋巴结进行治疗性清扫,或者只摘除可疑淋巴结,清扫进行的不规范不彻底,由此造成中央区复发率增高,使患者经历不必要的二次手术。吴毅教强调,“首次手术对于肿瘤患者至关重要,一旦进行‘二次手术’,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将不同程度的增大,预后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此外,我院头颈外科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得出,相对于传统的全甲状腺切除加术后同位素治疗的方法,对于局限于一侧的甲状腺癌,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单侧腺叶切除,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保留一定的甲状腺功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同时还能降低术后低血钙症的发生率。“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行单侧腺叶切除术的患者预后效果和行双侧切除术的几乎相同。”吴毅教授表示“规范化的诊治,还要兼顾人本关怀。”通过举办学习班,全国同仁就各领域的分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以找到更为明确、规范的诊疗指南。
   
 
    目前,我院头颈外科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综合诊疗的治疗理念,本着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理念,对每位患者实施最优化的诊疗。2011年,医院共进行甲状腺肿瘤手术3500例,甲状腺癌手术2200例。庞大的手术量位居全国首位。正是有了规范化的诊疗理念,医院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良好,平均10年生存率达到 (91.8%),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我院作为沪上一所肿瘤专科医院,在甲状腺癌根治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病人的生理功能与外形,实现了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各综合性医院的普外科在甲状腺癌的手术中,特别是伴有慢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病例和经验心得。因此,中心在我院牵头下,联合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从事甲状腺肿瘤诊治的专家,发挥各自优势,研究甲状腺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理论,建立制定甲状腺肿瘤的诊疗常规,规范甲状腺肿瘤的诊治行为,进一步提高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