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医院Logo

医院资讯

医院12个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大型义诊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12年04月23日 点击数量:4247次

      “医生,我的胃窦炎会演变成胃癌吗?”

   “我妈妈是肺癌去世的,这会不会遗传,我可以怎么预防?”

     类似这些话,在今天的义诊现场频频听见。春日的下午,我院在喷泉广场举行了12个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及护理团队的现场义诊咨询患者。前来参加活动的患者和市民逾700人。在参加活动的人群中,“未病先防”者占了3成。

       

宣教成效,从“谈癌色变”到“主动预防”

      “普及正确的防癌抗癌知识”已经是我院及上海市抗癌协会的一项长期工作。早在1982年,医院就举行“社会开放日”,将患者请进医院,普及癌症知识,消除大家恐癌心理。经过三十年的坚守和创新,医院的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对于癌症的认识也从过去的“谈癌色变”逐渐变成如今的“主动预防”。

      这边,一位来自青浦的市民赶到义诊现场询问医生“我妈妈是肺癌去世的,这会不会遗传,我可以怎么预防?”胸外科张亚伟副教授建议她每年做一下“肺癌筛查”,起到“早防、早治、疗效好”的效果。听罢,这位市民走入门诊大厅挂了肺癌专病门诊,接受低剂量螺旋CT检查……

      另一边,一位市民则拿着笔记本,原来他是我们医院“上海市民肿瘤防治培训学校”的学员,在周周讲的讲座中,他得知了胃癌的发生机制。对照自己是胃窦炎,他今天特地前来咨询专家“是否会癌变”的问题,以消除自己心中的疑惑。

     在护理义诊台前,三位护士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提供免费“测血压”服务,同时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问题,他们也给予了详细的讲解,并现场教授她们“恢复操”的做法,赢得患者和市民的连连称赞。

      据不完全统计,在活动现场,类似于这类市民的“未病先防”市民占了3成,所涉及的疑问包括“黑痣是否癌变”、“大肠癌早期防治”、“胸部肿瘤如何早期发现”等。

         

         

专家团队,多学科专家现场开“小会”

      今天出席义诊活动的医生,根据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分成12组,每个小组中都有团队中治疗和诊断的医生一起为患者现场“号脉”。

      一位拿着CT片前来咨询前列腺癌的市民,来到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的专家面前,只见外科医师热情地接过片子,详细询问患者病情以后,立即同邻座的放射诊断专家一起进行现场会诊。随后,立即给出了准确的诊疗意见。该市民非常满意地对我们医师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专科医院,真的就是不一样”。

         

        今天,医院以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的形式给患者进行义诊咨询,能够进一步向普通市民倡导肿瘤的多学科综合诊疗理念,强化肿瘤治疗规范化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和推行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贯彻“科学抗癌,关爱生命”的宣传周活动主题。

         

志愿团队,有效分流维持秩序

     700余人的咨询人群,沿着喷水广场排成一列。发放号券,仔细分诊,维持秩序,整个活动现场秩序井然。活动现场,来自职能科室自愿报名的15个志愿者被分在每个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前,做好患者的疏导,分流,资料发放等工作。医院保安也在严把“入口”和“出口”,为前来义诊的市民营造了舒适的就医环境。

     据悉,2012年,我院志愿者工作将在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的基础上,扩大志愿活动的覆盖率、参与率,并建立特色化、专业化、拥有长效机制的志愿服务岗位和服务项目,为病人提供就医帮助、心理抚慰、人文关爱及各类志愿活动,将志愿者服务与文明单位创建相结合,促进医院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大型义诊活动为今年肿瘤宣传周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每一个前来的市民都是满意而归也有所收获。科普讲座、义诊活动已经成为医院精神文明工作的一个品牌,宣传周活动之后,医院也将一如既往地依托“上海市民肿瘤防治培训学校”的平台,进一步做好全市乃至全国人民防癌抗癌知识的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