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在我院成立。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包志宏、我院郭小毛院长、党委书记李端树、研究所名誉所长倪泉兴为研究所共同揭牌。
研究所名誉所长、我院胰腺肝胆外科名誉主任倪泉兴教授表示,研究所的成立将为不同临床领域的胰腺专科医生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机会,建成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平台,并为深入研究胰腺癌发病机制,寻找有效治疗靶点,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以及转化医学等领域寻求更大的突破。
据悉,研究所由我院、华山医院、华东医院和复旦大学药学院共同组成。机构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性学科平台,致力于胰腺癌临床转化研究,打通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间的通道,将临床研究成果切实转化为造福于广大病患的诊治新方法,新技术,为胰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为推动我国胰腺肿瘤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胰腺癌,因其较难发现、生存率低,被称为“癌中之王”。近期该所的一项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规范根治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是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治疗手段;而对于无法切除,甚至伴有转移的胰腺癌患者,如果按照生物学标准将他们逐一分类,接受个体化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可以获得长期存活,逐步提高进展期和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疗效。我院胰腺肝胆外科主任虞先?教授补充说道:“研究所的建立,将有助于开展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为科学指导胰腺癌的规范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可以使每位胰腺癌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少走弯路,切实获益。”
目前,胰腺癌的治疗模式已从一种治疗方法的单打独斗过渡到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作战,他需要各交叉学科之间的优势整合和团结协作。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的成立,正是要整合复旦大学各附属院系内的胰腺癌临床和科研力量,举全校之力,共同努力,进一步将多学科综合诊疗理念贯穿于治疗始终,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周期。临床医生也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依据循证医学原理,经多学科综合讨论研究后,实施积极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