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我院乳腺外科妍康沙龙举行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妍康学苑结业典礼,医生护士以及沙龙患者表演了大合唱、西班牙舞、诗朗诵、女高音独唱等节目。此外,由医护人员组成的表演者,将乳癌患者从确诊到治疗直至最后康复结婚“酸甜苦辣”的经历“放大”,排成话剧搬上舞台,从中表现医者的仁心仁术和患者的坚强,引起台下患者及家属的共鸣。许多患者看后深有感触:乳腺癌患者一路走来不容易,治疗只是一部分,心理关怀、社会认同都是康复中的重要环节,妍康沙龙就像一座避风的港湾,给患者有了心灵的归属感。
妍康学苑作为妍康沙龙的一个品牌活动,每月都有一位医师给患者讲授一节康复指导课程。据不完全统计,每次活动都有超过300余位会员前来参加。结业仪式上,多位沙龙会员纷纷表示,妍康学苑一年的课程安排得极其丰富,涵盖有治疗指南、康复指导、心理辅导和美容指导。一年的课程让他们不仅了解了许多健康知识和康复理念,更重要的是她们在其中修复了心理的伤痕,走出阴霾,以一种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我院终身教授沈镇宙和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也对各位沙龙会员送去了新年的祝福,并希望她们能在新一年的妍康沙龙活动中获得身心同治,共同迎接美好生活。
设计话剧的点子,源于妍康沙龙康复志愿者;剧情融合了沙龙康复姐妹的真实故事。妍康沙龙负责人黄嘉玲解释说:以往的活动鲜有这种表现形式,创作这个小品的想法正是源于我们医护人员平日里对于患者在患病后各个时期心理状态的细心观察和认真揣摩。经过艺术加工之后,我们以一个故事为主线,将患者在得知患病之初的恐惧,到手术前的彷徨,再到加入妍康沙龙后的释怀,直至最后的回归社会,用现实的例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每个患者在看了这部话剧之后,都能或多或少地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更容易产生共鸣。”黄嘉玲说,“借用话剧这个形式,我们就是要给众多患者传递一个正能量,乳腺癌的治疗过程是曲折的,结果会是美好的。作为一群“折翼的天使”,乳癌患者依旧能够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我院的医务志愿者和妍康沙龙患者志愿者携手演绎了一场饕餮的视觉盛宴。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以及上海市志愿者协会领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当今社会所关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以他们高超的医疗水准和对患者的满腔热忱演绎了温馨和谐的医患之情。活动现场,风情无限的西班牙热舞展现了医务志愿者投身志愿者服务高涨的热情;朴实动人的诗朗诵表现了乳癌患者经过与疾病抗争的艰辛历程,重新诠释了对生命的热爱;妍康沙龙合唱队的一曲曲悠人乐章唱出了乳癌患者的坚强和不易,更向大家传递了“关爱、支持、互助,促进康复”的沙龙宗旨。台下患者看着和自己“同病相怜”的姐妹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纷纷起身鼓掌,打着节拍,哼着乐调,享受着这一年一度的迎新联欢会。
据悉,妍康沙龙于2003年在沈镇宙教授倡导下成立,它是国内首个由医院创立的癌症康复俱乐部。经过近10年的运作,沙龙的工作已经覆盖了每年超过2000余位在院治疗的患者。2006年,成立了一支患者病房探视志愿者队伍,定期的病房关怀,鼓励了很多新病友。并通过组建合唱队、舞蹈队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为患者搭建起一个医患之间、患患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从而积极地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当天,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办公室主任黄宗明先生给一直以来积极投身志愿者活动的妍康沙龙活动颁发了“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的奖状,并对妍康沙龙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个多小时丰富的结业典礼活动,着实为台下的乳癌患者上了生动一课。我院党委副书记顾文英表示,今后医院将依托沙龙的平台,积极拓宽和丰富志愿者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让医护人员切身体会患者的疾苦,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与此同时,医院也将为患者之间的交流搭建起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共同致力于癌肿患者的身心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