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邵志敏教授领衔项目荣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18日 点击数量:6392次

2014年9月12日,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2013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2013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授奖项目共30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我院邵志敏教授领衔的项目《提高中国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率和远期生存率的临床和转化研究》荣获一等奖,在所有外科项目中排名第一。
    乳腺癌在中国大中城市已连续20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红颜杀手”。该项目由邵志敏教授牵头,由沈镇宙胡夕春郭小毛吴炅柳光宇狄根红杨文涛余科达等教授共同参与。在多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项目组以提高中国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率和远期生存率为根本目标,开展临床与转化研究,自2003年以来取得以下若干成果:包括通过分析上海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开展了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提出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筛查新模式。首次系统揭示了中国的乳腺癌遗传背景特点,构建的BRCA1/2突变预测模型优于国外类似模型,是汉族人群BRCA基因的最广泛、最有代表性的研究。利用自行建立的乳腺癌高转移潜能细胞株,发现多个转移调控基因,建立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模型。针对乳腺癌各分子亚型,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建立和优化若干治疗方案。针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探索并发现新的预测标记和靶向药物。
    通过成果应用,项目组所在中心的乳腺癌5年生存率提高了10%(美国同期提高5%);乳腺原位癌检出率从早先的5%提升到近年的20%,达国际先进水平。项目组每年诊治上海市1/3新发乳腺癌病例,并联合上海多家三甲医院推广本成果,覆盖了80%以上的上海市新发病例。2005年上海市乳腺癌首次出现死亡率下降,以后逐年回落。

    项目组的研究成果也多次获上海市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获得专利3项,在国际知名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73篇,总影响因子668分;被Nature系列、Cancer Cell、JCO、Cancer Res等国际主流肿瘤学期刊他引用1191次(Web of Science),成果亦被国外同行高度评价。本项目研究成果写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和规范》,通过应用、推广,全国逾15万名患者接受了规范诊疗而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