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主席、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主席、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胸外科主任 Amico 教授莅临我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交流。他跟随我院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参加了多学科病例讨论会;然后是听院长蒋国梁教授介绍肿瘤医院的学术概况;紧接着作了有关晚期肺癌胸腔镜手术和基因治疗肺癌的两个专题报告,并与四五十名中国同行面对面的交流;第二天,他观摩了20多台胸部肿瘤手术,包括在美国较少见到的食管中段鳞癌手术。经过两天的访问交流,Amico 教授对我院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紧凑的行程中,Amico 教授参加了由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主持的多学科病例讨论会,其中汇集了病理科、放射诊断科、外科、肿瘤内科的各路“精兵强将”。参观后,他欣喜地表示,肿瘤医院综合治疗的诊疗模式开展情况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他坦言,在他的印象里,中国有不少优秀的临床医生,但是没想到我院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成员有如此紧密的联系,竟然看不出这个团队成员是来自不同科室的。
当Amico 教授了解到,我院十二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组的病例讨论、大查房等活动已经成为临床中的日常工作时,他大为赞赏地说,肿瘤医院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工作相当专业、相当规范,始终渗透在诊疗的全过程中。他希望,我院继续把这种综合治疗的模式,坚持下去,使患者得到诊疗最优化,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周期。
最令Amico 教授深感意外的是,闻讯而来的50余位中国同道在听完他的学术报告后,向这位位至今保持着全球纵膈镜最高手术量、并且有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胸外科手术器械发明专利的美国胸外科学会主席抛出了许多颇具“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在被肿瘤界誉为“圣经”的《肺癌诊疗指南》中都有许多“盲区”,有些问题Amico 教授也很难下定论。他希望,能有机会与中国的医生一起合作,就相关问题开展临床试验研究,共同填补相关“盲点”。活动持续了3个小时,气氛相当热烈。
据悉,我院成立多学科综合治疗组5年来,不仅在治疗领域获得诸多益处,而且有助于各个多学科进行科研活动。以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为例,在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季红斌教授的合作下,针对近年来不吸烟肺癌患者数量增多的趋势,历时多年开展了一项对东亚地区不吸烟肺腺癌患者致癌基因的突变分析。分析显示,肿瘤分子分型结合个体化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最新发展方向,在特定的病例中选择靶向治疗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此项研究成果,被在线发布在美国临床肿瘤学的官方刊物《临床肿瘤学》(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上,并获得了17.793的影响因子,受到了全球肺癌领域治疗专家的密切关注。
访问最后,Amico教授表示,“肿瘤医院的诊疗水平完全出乎预计。完全与我们在做的一模一样。完全是高水平的。”由此可见,他对我院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充分肯定。另外,他希望我院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能够在分子个体化综合治疗领域和转化性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延长患者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