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十月份正好是“粉红丝带月”,为了配合此次活动,我院举行了“粉红丝带月”系列活动。继上周六大型科普义诊活动之后,昨日,来自我院乳腺外科的胡震副教授、侯意枫副教授带领严婷婷、汤立晨、李俊杰、蒋一维四位乳腺外科的研究生,参加了“上海卫生在线访谈”节目。
访谈中,胡震副教授、侯意枫副教授围绕“预防乳腺癌,关注乳房健康”的主题,与在线网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胡震副教授表示,乳腺癌严重威胁当下女性的身体健康,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对任何年龄段的女性而言,“早预防,早发现,早诊疗”的“三早”方针,能够大大地提高乳腺癌的治愈效果,延长生命周期。他表示,每月乳房自我检查,是预防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
除了乳房自我检查,侯意枫副教授则强调了钼靶X线检查、B超检查以及乳腺磁共振(MRI),在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目前,钼靶X线检查是比较常用的乳腺癌早期发现的“利器”,其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正确率达85%~90%。由于年轻妇女乳腺腺体致密、纤维组织丰富,钼靶X线检查未必能取得很好的诊断效果,故而35以下的妇女则应该选用B超检查。
针对近些年,乳腺癌患病年龄低龄化的趋势,两位专家分别提出了2条建议:1.女孩的父母,在儿童期一定不要给孩子服用保健品,或者给孩子过多的营养,少吃脂肪类的食物,以免造成女孩月经周期的提前,增加患乳腺癌的机率;2.产妇尽量自己哺乳,因为母亲的乳汁不仅仅是孩子最好的食品,同时也能减少乳腺癌的发病机会。
据统计,持续两个小时的在线互动中,共收到网民的提问百余条之多。胡震副教授、侯意枫副教授择其网民最关心、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做了相应的解答与交流。四位研究生分别接听了市民朋友打来的咨询电话,并给予了相应的回答。
另外,来自我院乳腺外科20病区的护士长裘佳佳参加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名医坐堂”节目,并和听众朋友就乳腺癌康复问题进行了空中交流。 她告诫那些进行过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受压;同时提醒患者坚持正规的随访;在康复期,要注意均衡饮食,不要服用激素类的保健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和康复。最后,裘佳佳还就市民普遍关心的饮食和用药知识作了相关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