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我院头颈外科首次独立完成前股外侧皮瓣(ALT)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20日 点击数量:7246次

    近期,我院头颈外科首次成功独立完成一例采用股前外侧(anterolateral thigh,ALT)皮瓣修复口底癌患者术后缺损的手术。该技术的使用丰富了我院头颈外科术后修复的手段,也为患者实施个体化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手段。
    据悉,股前外侧(anterolateral thigh,ALT)皮瓣口底癌患者术后修复术已成为修复头颈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常用皮瓣之一。本院以往也采用过此方法进行手术实践,但均在外院整形外科的指导与协助下进行的。此次手术的对象是口底肿瘤约3cm,肿瘤广切术后缺损,如果使用传统的带状肌皮瓣以及我科近年开展的前臂皮瓣都不足以修复该缺损。在科室经过广泛讨论后考虑采用取自大腿外侧的ALT皮瓣予以修复,该皮瓣具有血管蒂解剖位置恒定,血管蒂长,血管口径粗,皮瓣柔软,可塑性良好,成型容易,可切取面积较大,供区部位隐蔽,不牺牲供区主干血管,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和外形影响较小等优点。经过术后一周恢复,患者游离皮瓣存活良好,下肢伤口愈合佳,无明显功能影响,现已顺利出院。
    其实,不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一直是头颈外科“行医治学”的优良传统。早在1996年,本院头颈外科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工作中曾经取得重大成就,王弘士教授带队下首创的舌骨下肌皮瓣(infrahyoid myocutaneous flap,IHMCF)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王弘士教授的“舌骨下肌皮瓣用于头颈部肿瘤术后重建”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此后在医院支持下,嵇庆海教授等专家先后将胸大肌皮瓣和颏下瓣引入本院;黄彩平、王宇医生分别赴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及M.D Anderson肿瘤中心学习游离皮瓣修复术,使本科的修复手段及修复水平大大提高。2009 嵇庆海教授、王宇副主任医师主持的“游离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项目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技术比武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