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的整合并非是简单的混合,是在各亚专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是各亚专业有独立的专业思维和方向的基础上,以疾病诊疗作为最终目的的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需要亚专业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各亚专业有更高层次的提升。喀什二院肿瘤科是喀什二院的七个临床医学中心之一,包括肿瘤化疗、肿瘤放疗及中西医肿瘤。就肿瘤放疗专业而言,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显示,目前世界范围内约45%的恶性肿瘤可以得到治愈,其中放疗的绝对贡献率约为18%,仅次于手术的22%。约50-70%的肿瘤病人在其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随着放射物理、生物和放射技术的发展,现代放疗的指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实体肿瘤,包括南疆最为常见的食管癌、
妇科肿瘤、肺癌和乳腺癌。
但是,对照“三甲”医院的评审标准,技术水平还需要有新的提高,尤其是亟待开展三维适形等精确放疗的工作。为了提高二院的放疗业务能力,我院今年选派了放疗中心副主任
樊旼医生随第八批援疆医疗队进驻喀什二院。
樊旼医生通过调研工作实际和对照三甲评审要求,很快就确定了“提升原有技术”和“打造三维治疗平台”两个切入点。
常规放疗中定位的精确性是成功的关键,而二院的模拟机成像系统比较老旧,同时长期缺少一些需要辅助定位配件,对定位的精确性及合理性有影响。樊医生一边扎进模拟机室和操作人员一起共同揣摩定位时的优化方法,通过分解定位步骤和有目地的多角度投照解决了图像模糊带来的影响。另一边积极与上海联系,通过委托我院为二院定制了托架、体位固定用脚托等辅助装置。通过这样改进定位技术和应用新定制的设备,二院团队第一次成功地为妇瘤患者进行了后野同中心挡铅技术下的多野照射,减少了患者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明显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常规放疗步入正轨,但实现三甲要求的三维放疗工作却依然得从零开始。三维放疗必须经过数字化定位、治疗计划优化和三维治疗实施这三个步骤,如何利用二院现有设备进行?樊医生与肿瘤科阿提阚主任和物理师艾来提一起反复斟酌:没有CT模拟机,就使用诊断CT;诊断CT没有激光定位灯,就利用有内标定的固定板;固定板不能放乳腺托架,就为乳癌患者制作个体化的胸壁承托物……,数字化定位的问题就这样一点一点、抽丝剥茧地解决了。
治疗计划优化是第二个难点。二院治疗计划TPS软件是全英文界面,物理师操作有困难。恰巧英文是樊医生的强项,从作住院医生开始,就长期承担口译和对外交流工作。他对照菜单逐项解释和注释,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磨合,科室的物理技术人员掌握了相关技巧。
下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就是放疗计划的实施,常规情况下,三维放疗通过加速器内置的多叶光栅来实现,新购这套设备将近二百万元,还不能保证能够和现有加速器和TPS适配。剩下唯一的选择就是制作个体铅模,但是溶解铅块和浇铸铅模时的含铅蒸汽对工作人员健康可以有一定的伤害,而且制作出来的个体铅模每个10-20公斤重,为患者摆位时劳动强度很大。面对这些困难,二院肿瘤科的工作人员没有丝毫犹豫。通过全科的共同努力,在没有购买任何设备的情况下,二院的三维放疗平台终于打造成功了!现在肿瘤科接受三维放疗的患者比例已经达到80%以上,以前常见的因严重毒副反应必须中断放疗的情况明显减少,放疗业务量明显增加,比援疆人员到来前的月份增加了一倍多,而且还在持续增加。
除了迎难而上提升临床放疗水平以外,樊旼主任还不遗余力地为科室的学科建设辛勤工作,每天带领着医生为疑难患者读片和分析、讲解治疗原则,每周主持住院医生读书会,每两周进行小讲课,通过“传帮带”培养肿瘤学科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