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团委举办对口支援事迹报告会暨江铭磊同志援滇出征欢送会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07日 点击数量:6550次

为响应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第17批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计划,并总结我院10年来支医历程,院团委、检验科于8月1日下午在检验科会议室开展了名为“对口支援事迹报告会暨检验科江铭磊同志援滇出征欢送会”的专题会议。会议由团委龙子雯书记主持,与会的有党委顾文英书记,病理科王朝夫教授,腹外科蔡宏医生,团委副书记管佳琴,检验科主任郭林,副主任高翔等。

会议上,顾书记首先对10年前自己亲历的援藏历程进行了简述。那是一段改变了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经历,她与善良淳朴的当地居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看到了当地白衣天使无私奉献,体会到了艰难条件下的医疗环境。在专业上,顾书记首次帮助当地医院建立了肿瘤科这一专项科室,传授了基本的肿瘤知识,为当地肿瘤治疗打下了最低层也是最重要的基础。

随后,王朝夫教授讲述了自己和科室同事在新疆支医的一篇心路历程。他的发言围绕着五个核心,向后继出征的志愿者们提出了期望——援边支医必须心怀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准备;志愿者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代表自身个体,更是代表了医院甚至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形象,要有集体荣誉感;另外,志愿者勿好高骛远,应当切合实际,从当地医疗情况入手,切实解决当地自己专业相关的医疗问题;着重提高当地医疗基础,尽可能利用支医不多的时间,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让当地医疗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而不仅限于一时的帮助;最后要注意入乡随俗,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俗传统。王教授的以身作则和谆谆教导也让在座的每一位青年同志深受教育。

 

08年汶川地震第一时间赶至灾区救援的管佳琴老师和张雯老师也谈及她们抗震救灾时难以忘怀的感受经历。她们在面对余震威胁,自身生命和生活环境难以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的事业中,为灾区民众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能力。她们体会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遇到困难学会如何迎难而上,更是收获了情如战友生死之交的兄弟姐妹。

远赴云南的蔡宏医生则给青年同志们上了一节生动的课。他认真的讲述了从第一天到云南起的每一刻经历。从初入云南的兴奋和新奇,到体会了当地县镇乡的医疗环境的巨大差异;从使用县里唯一一台CT仪器为一位有13年病史的13岁少女进行了巨大畸胎瘤手术,到下访各乡各镇,作各种宣讲、传授专业知识。蔡医生让我们看到了他每一寸步入的土地,每一件为边远地区人民和医疗事业所作的贡献。他告诉我们,美丽的云南不仅是个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更需要远道而来的支持者,支援当地的医疗事业等各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检验科的杨琳同志和龚志赟同志则在蔡医生之后谈到了此次云南接力计划。他们向即将启程的江铭磊同志提出了建议并给与了实用的提醒。因地理位置所致,云南的医疗安全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还必须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时,希望未来的接力计划的志愿者们能够带去更多更新的检验科实验室规范的理念,以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实验室工作。

江铭磊同志听完众多前辈和老师的发言后,也表达了自己能够做好此次志愿者支医工作,将检验科和医院光荣的援边传统继承下去。

最后,检验科郭林主任也对江铭磊出征表示最大程度的支持,并将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工作,让志愿者能够安心地在当地做好志愿服务。相信在检验科和医院的全力支持下,此次接力计划援滇之行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更好地发扬我院志愿者服务精神,续写我院大爱无疆的援边支医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