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我院“全国先进工作者”邵志敏教授、“上海市模范集体”病理科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大报告厅隆重举行。各级领导和我院职工一道聆听了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报告。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副书记、市医务工会主席邬惊雷出席报告会并讲话。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团委书记金晔,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办公室主任包江波,复旦大学医管处副处长赵阳,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韩煦,徐汇区枫林街道团委书记罗婕等出席报告会。
我院院长郭小毛致报告会开幕词,党委书记李端树在会上宣读《关于在全院开展向全国先进工作者邵志敏及上海市模范集体病理科学习的决定》。报告会上,邵志敏教授和杜祥教授分别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模范集体代表发言。报告会由乳腺外科余科达医师和病理科李媛医师主持。
郭小毛院长表示,劳模的先进事迹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肿瘤医院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也让我们感受到身边无所不在的劳模精神。全院职工在分享这份荣誉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向劳模个人和集体学习,筑牢我院发展的精神基石,为抗癌事业播撒更多阳光。
在劳模发言中,邵志敏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扮演医生、科研工作者、老师、管理者不同角色的深刻体验。杜祥教授代表模范集体病理科分享了建科以来病理科同仁的各种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果。
邵志敏教授是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我院乳腺外科主任,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几十年来,邵志敏教授始终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以心系患者、甘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勇挑重担的工作热情、以及开拓创新、迎难而上的工作追求,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工作,为我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中国工程院光华青年奖等荣誉。今年5月,邵志敏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作为全国病理领军学科,我院病理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部属医院临床重点学科、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最佳病理科”称号,在全国病理专科中排名第一。2014年平均每个工作日诊断本院病例200余例,会诊全国各地病例160余例,居全国首位,解决了大量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病理科连续6年派出12名医生帮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进行学科建设,圆满完成中组部的援疆任务。打造学科梯队,实践了从“人才援疆”到“学科援疆”,“技术援疆”到“感情援疆”过程。在今年上海市 “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我院病理科荣获2010~2014年度“上海市模范集体”称号。
此外,报告会上,乳腺外科青年医师李俊杰、乳腺癌患者代表分别作了题为《从医之路的“领路人”》和《相信生命的奇迹》的演讲,从多个视角解读全国先进工作者邵志敏教授的医者仁心和大道至诚;病理科毕蕊医师和王朝夫教授分别作了《“金标准”引领全国》和《六年援疆开垦出病理学新高地》的报告,让大家更全面了解 “病理人”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副书记、市医务工会主席邬惊雷对我院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和病理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期间逐渐成为沪上、全国、乃至有国际影响力的肿瘤诊疗界权威,也越来越多的承担着抗癌事业的重任。邵志敏教授和病理科的劳模先进事迹正是这种责任感的一个缩影。希望肿瘤医院通过这次先进事迹学习活动,更好地发挥新时代劳模精神,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
会议最后,李端树书记宣读了《关于在全院开展向全国先进工作者邵志敏及上海市模范集体病理科学习的决定》。他呼吁各科室,要把开展向先进个人和集体学习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作风效能建设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推进现代化医疗改革发展相结合,结合实际,制定学习计划,使学习活动扎实生动,富有实效,为把我院建设成亚洲一流的肿瘤防治中心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