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3D打印半骨盆置换治疗骨盆恶性骨肿瘤获得成功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2日 点击数量:7583次

    10月10日,3D打印高级订制版人工半骨盆假体,在我院骨盆恶性肿瘤术后的骨缺损重建中精准、完美演绎。这是3D打印技术在我院恶性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首次应用。

  来自安徽的李某患有骨盆肿瘤,在当地就诊多家医院均被告知无法治疗,因肿瘤累及髋关节导致的疼痛和行走障碍,让他痛苦不已。他慕名来到上海,求医于我院陈勇教授。陈勇教授及其团队根据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充分分析、讨论后,首先为李某实施了粗针穿刺活检和全面检查,明确了尤文肉瘤的诊断;随后为李某确定了新辅助化疗加手术,及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经过六个周期的化疗后,骨盆肿瘤明显缩小,为手术创造了条件。陈勇教授及其团队制定了骨盆恶性肿瘤

  陈勇教授指出:“骨盆是人体中轴与肢体连接的重要骨性结构,上方与骶骨形成骶髂关节,下方通过髋关节连接下肢。一侧骨盆切除后的骨缺损会造成人体躯干与下肢失去刚性联系,患者术后有可能无法站立行走、生活无法自理等问题。手术要求完整切除肿瘤,精细重建半骨盆结构,既要满足肿瘤切除的要求,也要实现功能上的满意,因此半骨盆切除重建是骨肿瘤学界的一大难点。”

  目前方兴未艾的3D打印技术为破解难题打开了新的大门。为了最大程度重建患者的半骨盆骨缺损、恢复骶骨与下肢的连续性,保证术后的生活质量,陈勇教授应用3D打印技术,根据该患者半骨盆切除术后骨缺损定制出空间结构符合解剖形态的人工半骨盆假体,其表面具有金属孔隙结构,允许骨细胞长入空隙金属内,假体与骶骨、耻骨连接,更符合生物力学结构。

  整台手术历时三个半小时成功完成,出血仅1500ml左右,半骨盆肿瘤彻底切除后,经过精心设计、符合生理的假体完美安放,与骶骨、耻骨紧密贴合,股骨端假体位置良好,固定精准牢靠。我院首例应用3D打印特殊定制人工半骨盆假体进行骨缺损重建实现了完美首秀。

    陈勇教授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软组织肿瘤学组副组长,脊柱学组委员,上海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上海肿瘤分会骨软肿瘤学组委员。2013年和2014年先后赴美国MSKCC和法国IGR交流学习。自2011年开始,陈勇教授与张如明教授、王春萌教授及郑必强博士的团队在我院先后开展了脊柱肿瘤切除内固定、骨肿瘤关节置换以及骨转移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的工作。我院骨与软组织多学科团队在首席专家师英强教授领导下,每年诊治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病人,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难治性肉瘤的肿瘤切除与重建方面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

图一: 患者28岁男性,左骨盆尤文肉瘤。A:术前X片示左髂骨及髋臼巨大骨质破坏;

B:术前MRI显示肿瘤范围巨大;C:经术前VAC+IE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D:CT三维重建确定截骨平面;E:3D打印模拟重建。

图二: 术中及术后情况。F:术中根据术前设计完整切除肿瘤;

G:肿瘤标本;H:3D打印的半骨盆肿瘤假体;I:假体安装后,术后3周X片,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