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战疫”背后的“勤务兵”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18日 点击数量:4580次

疫情期间,医院内活跃着大批防疫战士,在诊室里、病房内、手术台上,在医院门诊、病区的入口,他们坚守一线,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确保病人能够有序就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在医院疫情防控战士的身后,后勤服务部承担起物资筹措 “勤务兵”的使命。他们为前线提供“弹药”和防护物资,筑牢后勤服务的“铜墙铁壁”,畅通疫情期间医院业务正常运转的补给线。

 

保供应:快速响应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上海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严格落实国家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管理”的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措施。

 

疫情就是命令。

 

“春晚”还没结束,医院后勤服务部已快速响应集结,连夜返回工作岗位紧急梳理物资。“接下来将是一场‘硬仗’,不能让医务人员毫无防护站在前线”,后勤服务部主任吴懿俊表示。疫情凶猛,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等物资一下子变得异常紧俏,以往的库存很难长期维持。面对防护物资前所未有的紧张,医院后勤服务部紧急调集一切可能的资源,多方采购筹备,尽可能充实医院防护物资库存。

 

15845318083857.jpg

(放置整齐的口罩物资)

 

据悉,春节假期全国物流尚未像节前那般通畅,紧急调配物资的货源分散且距离很远,“好不容易得到的货源,假期只有我们自己搬货、接货”,后勤服务部的“勤务兵”们在假期只能自行联系车辆前往浦东、嘉定等提货点领取防护物资,“感谢医院汽车班的师傅们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他们纷纷表示,“能为确保医院节后顺利运行的防护储备贡献力量,值得!”

 

15845318443769.jpg

(等待搬运的消毒液)

 

保放心:量质并举

 

为便利调配资源,后勤服务部每天盘点当日医院防护用品库存和次日开工后的防护需求,形成应急物资统计日报,在积极向上级申领防护物资的同时,掌握医院各条线的防护物资需求。如何才能让有限的防护物资高效使用?结合院感规定指引,后勤服务部根据不同的防护分级,向各条线分配不同的防护用品。将往日的“申领制”改为“配给制”,尽可能将每一件防护用品发挥到更大作用。

 

但这种“配给”方式也大幅度增加了后勤服务部的统计量。一线诊疗的防护,志愿岗的防护用品,不同科室的不同防护标准,不同防护标准的不同防护用品数量等等,均需登记在册并权衡调整。

 

在物资最紧缺的那段时间,医院筹集到的物资来自多个渠道,其中不同品牌的防护用品,是否已经消毒灭菌等信息,均需给前来领取物资的同事解释清楚,确保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用的放心。

 

15845318981390.jpg

(消毒供应室正在进行口罩分包灭菌)

 

2月,医院后勤服务部筹集到一批外科用口罩,但其中有一部分未经灭菌,如何处理这部分未灭菌的口罩?在“一罩难求”的情况下,不能将这批口罩浪费!

 

医院消毒供应室积极协助将这部分口罩灭菌处理,并重新包装。在常规工作外加班加点,每天灭菌口罩1000-1500只;在双休日仍来到医院,每天灭菌口罩约2000只,累计灭菌口罩超过6万只,有效缓解这一时期的防护口罩的“缺口”。

 

保效率:建章立制

 

特殊时期,后勤服务部的采购流程也做了“特殊处理”,以保证各类应急物资能够尽快进院并发放到一线工作者的手中。与常规采购有较大区别,应急流程压缩了中间环节,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了繁琐的编码工作。

 

此外,在疫情期间,医院也陆续收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不少防护用品,后勤服务部设置了专门报表,让每一笔捐赠物品的登记使用清清楚楚。为确保各条线物资供应有条不紊,经院领导部署安排,后勤服务部还专门制定《应急物资管理制度》,用于疫情期间防护物资的管理和调配。

 

暖春已然到来。战疫路上,一线“战士们”仍坚守岗位,用行动担起责任和使命;在后方,后勤服务部的同事们坚定地表示,“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要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协力打赢这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