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战疫:“复肿”方舱医疗队昨日收治患者343人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9日 点击数量:3198次

4月28日,嘉定方舱医院转运阳性感染者的大巴徐徐驶来。

一批批感染者被送到了由肿瘤医院医疗队负责的A1和A3两个方舱。他们中有年轻帅气小伙,有带着患病孩子的一家人,也有上了年纪步履蹒跚的老年人……

4月28日早上10时,嘉定方舱A1和A3两个舱正式开始接受病人。

细致、协作、高效,是“复肿”方舱医疗队的写照。

4月26日,在完成A1和A3两个舱792位患者转运之后,医疗队的工作重心就放到了新入舱患者收治和工作流程优化。“流程要细之又细、落实要又快又好。”医疗队领队、陈震副院长在布置相关工作时强调,把困难想得多一些,预案做得细一些,来自各科室的医疗队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工作经验,把患者入舱前的准备工作做足、做细、做实。

从进驻嘉定方舱医院到收治病人前,“平稳有序”这个词在44位入舱医护人员、6名管理人员在前期准备工作反复强调,“有序入舱,预检分诊,体贴入微需贯穿整个工作流程”。


16512042124537.jpg


4月28日中午11点,182位患者从5辆大巴车下来。

在入口处,身着大白的1位医生和3位护士,分成4组,用喇叭指挥大家:“大家好,请拿好你们行李,听从我们指挥,分成四个中队,依次入舱!”

从中午11时起,医疗队员身着“大白”,隔着N95口罩和面屏,对话难免会听不清,他们拿起喇叭,站到了收治病人的最前线。“有什么症状吗?”“您感觉身体如何?”医疗队员一遍遍问着每一个从转运车走下的病人,几个小时下来,声音变得有些沙哑。

下午,又有5辆大巴161位患者来到方舱。

从大巴车鱼贯而出的病人们,在医护的指挥下,在最快的时间内,被有序分成老年组、亲子组以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组。不到10分钟的时间,“大白”们一边整队,一边就入舱患者的身体情况、基础性疾病以及慢性病的药品等问题做了初诊,随后患者们就在4位医护带领下分批入舱。

午饭时间,患者源源不断地被送来,舱里10名护士和2名医生忙碌依旧;病区里,首批入舱的病人们躺在床上和家人视频“报平安”,有的则成为志愿者,协助医疗队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开饭了,开饭了”热腾腾的午饭正由医疗队员们分别送到每位患者床边。

整个患者“入舱”工作是有序平稳的。多位医疗队员说:“前期,我们就患者入舱的流程做了细致且周密的布置。”管理组顾化民、医生组叶双、护理组张晓菊和多位医疗队队员,还和“先行部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同行“取经”。

在4月26和27日两天里,医疗队员分批前往A1和A3舱,除了熟悉环境,队员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即将收治患者的824个床位,在根据性别划区之后,细化为年老体弱区、亲子幼儿区,以便收治患者时能够“分区管理、精准照顾”。不一会儿,由医疗队队员手绘的平面图就“出炉”了。此外,结合奥密克戎,BA.2变异株传播速度很快,医疗队在熟悉进出舱的工作流程之外,还就防护服穿脱区域进行了现场查看和选定……


16512042531929.jpg


收治病人前,医疗队的准备工作事无巨细,“从舱内舱外各工作组的对接、物资保障以及急救药品的准备等多个方面”医疗队员们相互协作,互相提醒,确保每个环节都能衔接好。每个医疗队员基本上忙着忙着就过了“下班点”。


16512042692768.jpg


截至发稿,“复肿”医疗队负责的A1和A3舱共收治病人343位。“根据入舱时间,医疗队中负责后勤保障的队员准备好三餐,保证及时、足量给患者提供热菜热饭,做好患者生活保障和医疗救治。”


16512042838665.jpg


    夜已深,方舱医疗队的9名护士和2名医生继续忙着病史书写和病人信息登记。与此同时手机的微信群里,已经下班的医疗队员还在忙着交流,回顾一天工作,就一些可优化的地方提出解决策略,确保后续收治患者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