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妇科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在全市率先为两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实施了术中放疗新技术。据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癌痛症状完全缓解,已能下床活动,充分体现了术中放疗技术对减轻患者癌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该项技术的诞生还能有效地提高局部控制率。
据了解,该患者因宫颈癌复发,虽经化疗,但是治疗效果不佳,后续治疗也很难跟进。经影像学检查后发现有一个直径为6CM的肿块,严重侵犯骨盆,压迫右侧输尿管,导致肾盂积水。经我院妇科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讨论后决定为其施行术中放疗新技术,先后解决了肿块侵犯盆腔骨骼,手术无法切净肿瘤以及可能出现的肠道和泌尿道严重并发症的两大治疗难题。
术中,妇科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吴小华教授主刀,完成手术探查,明确肿瘤位置,游离周围的肠管、输尿管,并切除大部分肿瘤。接着,放疗科马金利医师根据术前的治疗方案,在麻醉师、手术护士及技术人员的协同下,限光筒固定对准瘤床,对患者实施了12Gy的电子束照射。照射过程中,放疗医师通过电监护和摄像监控确保患者安全。
目前,患者术后无任何异常表现,恢复良好,过去的癌痛症状完全得以缓解,已能下床活动。据吴小华教授介绍,宫颈癌患者中,有30%的患者将会在治疗后出现复发和转移,同时伴有癌痛症状。过去碰到这些病例,手术难以实施,容易造成诸多严重的并发症。同时,大剂量的外照射放疗,也会造成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目前,在手术中进行放疗,能够有效地避开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不会增加治疗的毒副反应。实践证明,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将给这批中晚期的妇科肿瘤患者带去新的福音。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全市首家将术中放疗技术应用于妇科肿瘤临床治疗的医院。此项技术在我院的成功实施,标志着院妇科在开创妇科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今后,医院将会在肉瘤、乳腺癌的治疗中,相继开展“术中放疗”新技术,逐渐拓宽该技术的应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