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解放日报】上海肿瘤医院研究团队创立前列腺癌综合治疗规范

发布日期:2011年06月22日 点击数量:5249次

    本报讯 (记者 顾泳)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之时,肿瘤发病人数日渐增加,男性肿瘤亦如此。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达20?21/10万人,位列男性十大恶性肿瘤第五位。前列腺癌恶性程度不算高,欧美国家患者五年生存率几近100%,但我国患者五年生存率却不足30%。如何解决这一尴尬现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叶定伟教授领衔的 “前列腺癌综合治疗策略优化及临床应用”课题,创新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男性的诊疗路径。

    叶定伟说,相比国外,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最大特点是晚期患者多、治疗效果较差,究其原因,缺乏缜密的早期筛查、综合治疗不尽规范是关键。叶定伟团队历经十年,一一建立国内前列腺癌患者的相关模型,并选取了近3000例样本进行跟踪,成立国内首个前列腺癌数据库。接下来,团队针对综合治疗的效果建立预测模型,确定前列腺癌规范治疗的具体节点和步骤。叶定伟解释,“以前列腺癌的特异抗原PSA为例,过去临床医生都知道,PSA指标上升代表治疗效果趋差。此次研究中,我们将PSA指标的时间精确算出来,通过记录指标减半的时间,成功预测出患者的治疗有效时间,为下一步调整用药带来了有价值的参考。”

    同时,团队还积极探索治疗新思路。以往医生普遍认为前列腺癌发病与雄激素有关,通过调节雄激素水平的内分泌治疗没有错。但临床效果显示,部分患者开展内分泌治疗后,效果甚微。研究团队最终破解了内中奥秘,原来,雄激素并非前列腺癌的唯一“罪魁祸首”;雄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互补互动,造就了一群 “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这群特定患者的发病机理被揭开,为日后拓展新疗法带来了启示。

    基于大量临床实践,叶定伟团队最终创立了前列腺癌手术规范、前列腺癌序贯化疗方案等。数据显示,规范综合治疗后雄激素抵抗性患者的三年生存期从33%提高至41%,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的“卡氏”评分(包括疼痛、自理能力等)也从55分上升至77分。今年年初,这一成果荣获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叶教授表示,如果能实现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发现,疗效将成几何倍数增长,这将是团队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专家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朋友 (有家族史者45岁以上)每年通过肛门指检、验血来筛查前列腺癌;如出现高危征兆,可通过B超、核磁共振以及前列腺穿刺来确诊病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