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新华网】中外专家关注乳腺癌防治

发布日期:2009年09月30日 点击数量:6577次

新华网上海频道仇逸9月25报道: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乳腺癌会议暨第四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于24日至27日召开。本次会议云集了1200余位乳腺癌专家,是目前国内乳腺癌诊治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介绍,本次会议最热门的话题是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早期乳腺癌诊治以及亚太地区乳腺癌的特征研究等。

    靶向治疗是乳腺癌治疗乃至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通常应用曲妥珠单抗(即HER2抗体)来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由于HE R2分子能够促进乳腺癌细胞恶性增殖和转移,因此抑制其功能是乳腺癌靶向治疗的重要策略。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但是应用中有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一是曲妥珠单抗费用昂贵,而且只对HER2阳性的肿瘤有效,因此,评价HER2是否阳性至关重要;第二,HER2阳性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的疗程、剂量、开始时间以及和其他治疗方式的顺序等,虽然有了一定证据,但还有很多盲区。本次大会就HER2阳性乳腺癌诊疗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规范应用,以确保对HER2阳性肿瘤治疗的疗效。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就亚洲和西方存在的乳腺癌流行病学和表型上的显著差别以及针对这些差别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方案进行了热烈讨论。流行病学上,我国有半数的乳腺癌患者是绝经前发病,而欧美的发病高峰在绝经后。在表型上,我国女性雌激素受体阴性比例较高,约40%,而国外患者仅为30%左右。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不仅预后较好,而且也可以采用内分泌治疗。因此,我国患者较高的激素受体阴性比例可能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此外,乳腺癌早期诊断是目前国际的热点,只要达到早期诊断,就能大大提高生存率,部分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被治愈。然而,由于我国的社区筛查和早期诊断不够普及,中晚期患者的比例依然相对较高。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乳腺癌的疗效。与会专家呼吁,要大力普及乳腺癌的普查工作,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重视每年一次的体检,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期最大程度提高肿瘤治疗疗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