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文汇报】《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一周:“天书病历”仍未销声匿迹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08日 点击数量:6240次

日期:2010-03-08 作者:唐闻佳 来源:文汇报
                     

    世上什么字最难懂?医生写的病历!脑筋急转弯的戏谑,却道出了很多病人的心声。日前,国家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从今年3月1日起,在全国各医疗机构施行修订完善后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一道针对全国医生的“写字令”,被视为“天书病历”的终结者。
    
    施行情况如何?记者走访了沪上多家医院,“天书”仍然不少,写字习惯非朝夕所能解决,在此情况下,不少病患呼吁“电子病历”打印版的推广。
    
“中文写得像英文!”
    
    细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在一系列有关时间日期、内容、修改涂改等的书写规范条目中,第一章第六条很短很醒目: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不过,记者走访沪上几家医院,病患面对病历,仍然连连摇头。“医生的字实在太花哨,全都连在一起,中文居然能写得像英文!”一位病患向记者展示她的病历手册,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综合医院到三级甲等医院,不论什么医院的医生,字迹均“龙飞凤舞”??每页病历上写有五六十个字,却只能认出两三个字,病患直呼其为“天书”。
    
    由于无法阅读病历,病患怨气不少。“看不懂病历,就不知道医生的诊治方法,如果需要复诊,或者换家医院就诊,医生也看不懂同行的字,结果之前的诊断方法、药物使用是否有效、身体情况的变化都无从考究。”一位退休教师告诉记者,每次看病,她总“不太受欢迎”,“看不懂,只好?里?嗦地问。”
    
病人一多,医生求快
    
    对于病患的抱怨,医生也表示无奈,“奋笔疾书”只因病患太多。
    
    记者在一家二级综合医院的内科做了个小调查,30分钟的时间,医生给9位病人做了初诊,每位平均接诊时间2-3分钟,这还不包括做完化验回来复诊的病人。
    
    “病患一多,医生不敢放慢速度。”新华医院康复科主任杜青告诉记者,病患来医院看病本来情绪就不佳,等待时间长了,会下意识认为是医生“消极怠工”,情绪变得更差,还可能会滋生事端。久而久之,医生为平息病患怨气,写字速度不断加快,字迹愈发潦草。
    
    这也导致个别医生书写的病历逐渐“从简”,阅读难度进一步加大。一般情况下,医生书写病历必须包括“主述、诊断、体检、处理”四个部分。不过,一位三级医院的医生向记者透露,病人一多,个别医生会直接叫病人去体检,比如去验血,跳过主述、诊断,甚至有些医生会直接开药,一下跳到“处理”环节。“病历越写越短,专业术语、疾病情况、医生签名用的还是缩写。”
    
可否推广“打印版病历”
    
    凡此种种,病患转而将目光投向打印版病历,“既然很多医院都有电子病历,可否打印给患者?”
    
    据了解,在上海,仅有个别医院向病患提供打印版病历。比如在上海肿瘤医院,病历会被输入电脑,打印在病历卡上。不少网友因此将该院称为“上海最高级的医院,病历清楚,一目了然。”而在其他大多数医院,尽管有电子病历,但仅作为医院内部为病患建立的电子档案,以便医生调用,了解病患的既往病史、诊疗情况。
    
    “现阶段,打印版病历推广仍有难度,因为大部分医生并不习惯用电脑打字。”不少医生向记者反映,打印版病历是个好方法,但是要添置设备,还牵涉到人员管理等,这是一次不小的变革,短期内不太可能实现。
    
潦草病历对医生不利
    
    “实际上,不管是否推广电子病历,书写工整是个大趋势。”杜青告诉记者,书写潦草的病历不仅对病人不利,也会给医生带来麻烦。
    
    “现在,病患的维权意识很强,遇到医疗纠纷,一纸诉状把医生告上法庭。病历是相当重要的证据,但是医生如果书写潦草,涂涂改改,到时候专家、仲裁人员都看不懂,医生就有可能被判败诉。”杜青介绍,为了避免此类不必要的麻烦,医生工整书写病历的意识应不断增强。
    
    此外,医院也在加强病历书写的管理。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不少医院,涌现了一支“病历抽查队”。医院医务科会派专人检查病历,一旦发现书写潦草、不规范,就会通报批评。“被批评的科室脸上无光,自然会加紧落实书写规范。”一位医生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