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新华社】上海肿瘤医院为99岁老人实行乳腺癌手术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24日 点击数量:6434次

    新华社上海3月19日电(记者 仇逸)在麻醉科、乳腺外科和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位99岁老人最近在上海肿瘤医院顺利接受了乳腺癌切除手术。1911年出生的侯老太也由此成为医院接受全麻乳腺癌手术最高龄的患者。

    2009年起,侯老太就发现自己左乳有一个约鸡蛋大小的肿块,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到2010年1月肿块突然间长大,并伴有出血渗出,家属于2月21日推着轮椅将老太送来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门诊。

    最初接诊的是乳腺外科柳光宇医生,当他掀开病人的衣服时不禁吃了一惊:体重只有30公斤的侯老太胸部隆起了一个7公分大小的肿瘤,肿瘤的表面已经溃破隆,覆盖在上面的纱布早已经被坏死的组织粘在一起,并不时有暗红色的液体渗出。考虑到病人虚岁已经一百岁,柳医师慎重的将此病例推荐到了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讨论。讨论那天,老太的穿刺病理报告也同时出来了,提示为乳腺癌。经过全体专家的讨论,首先建议手术切除肿瘤,但手术风险极大,尤其是麻醉和围手术期最可能出现意外。侯老太的家属表示先回家商量一下,同时采纳了现场专家们提出的另一个备用方案,试着口服1个月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转眼春节长假就过去了,侯老太用药后的病情并没有好转的迹象,侯老太的儿子不得已再次来到医院,强烈要求手术,理由是不忍心看到老人家没有质量的度过余生。很快,老人被安排住进了乳腺外科十九病区特护病床,开始做各项术前准备工作。老人平时在家的饮食起居全靠一位随身保姆照顾,现在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非常不适应,而且由于大脑的萎缩,精神和行为有时和儿童类似,抽血输液很是不配合。于是,十九病区的护士们在护士长付翠霞、主办卢晓芳的带领下不厌其烦地轮番去看望老人,嘘寒问暖,让老人慢慢熟悉起她们每一张脸。每次床旁化验和检查,护士们都争相陪在一边,保护好老人,防止她因为躁动而伤了自己。2月23日上午大家最关注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终于出来了,患者有频发室上性异位搏动、房扑和房颤;房颤时最快心率可达194次/分;快房颤时间持续约8小时并伴ST-T段缺血性压低。情况要比预想的还要危险,手术中或术后很可能会出现心脏并发症和血栓形成,到时候病人连呼吸机也不一定能脱离开,接踵而至的还可能有肺部感染等……

    是手术还是放弃?关键时刻,麻醉科的同仁们决定迎难而上。主治医师陈家伟、常务副主任曹云开、监护室主任付凤鸣先后多次来病房会诊和探视,在坦诚告知家属要做好最坏打算的同时,也告知他们要相信现代科学和相信医生,令众家属颇感安心和宽慰。手术前麻醉科还利用周末时间为这一特殊病例召开了全科讨论会,对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一一制定了详尽的对策。

    2010年3月1日上午,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副主任曹云开亲自出马,在年轻医生周时蓓的配合下为老人实施麻醉和术中监护。10点43分,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10点53分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完成,手术正式开始。11点30分乳腺外科韩企夏、柳光宇两位医师共同为患者实施了乳房切除术,完整切下了8公分乘以7公分的恶性肿瘤,12点,又采用局部旋转皮瓣成功修复了患者胸壁缺损的创面,手术顺利结束。 12点50分,老人在麻醉近2个小时后,顺利地拔除了气管插管,转入重症监护室留观。在此过程中,老人的心跳始终非常平稳。此后,老人恢复得非常顺利,于3月5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