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医院Logo

医院资讯

【新民晚报】准确切除小结节 明确判定良与恶

发布日期:2010年06月23日 点击数量:6000次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施捷)16岁的陈姓小伙子今天上午只花了40分钟,就顺利地接受了术前定位术胸腔镜手术,主刀医生从患者左侧肺部切除的结节,直径不足2厘米。

 如果患者被发现肺部有个直径1.5厘米左右甚至更小的孤立性小结节,临床医生通常无法为其排除恶性的可能。而在运用此新技术之前,我们很难做到既迅速而完整地拿掉小结节,又能准确无误地给出病理结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协作组首席专家、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告诉记者,得益于国内率先应用的CT引导下带钩钢丝术前定位新技术,在过去的两年中,已为超过100例像小陈一样的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进行了诊治,成功率达100%

  陈海泉介绍,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普通的胸部CT检查中,大约有20%的人会发现有肺部小结节(一般将直径在3厘米以上者定义为肿块3厘米以下者为结节,小于1.5厘米则称为小结节)。虽然大部分当即就可以确定为良性,但4%5%的肺小结节患者在短期随访后仍无法获得最终诊断。而国外有大宗临床统计已经确认,这些可疑者20%60%实为恶性。因此,对可疑者的小结节实施手术切除,在目前国际医学界已是共识。

  如何将微小的病变组织一次性切除干净,又准确做出是否恶性的病理判断?陈海泉团队充分施展电视胸腔镜下楔型切除术微创、快速、安全、有效的长处,并在每一例肺小结节手术前都通过胸外插入的带钩钢丝作定位标记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治疗的准确率。在已总结的100个病例中,所有患者都由胸腔镜下迅速找到位置、彻底切除结节,无一例因目标寻找困难需中转开胸;并且由于取下的病变组织完整,病理诊断结果都非常明确。

  今天上午,本报记者现场目睹了CT引导下带钩钢丝术前定位的全过程:在CT扫描的指引下,医生根据垂直最近原则,将一枚定位套针从患者后背直接插入左肺阴影处,并立即从中放下带钩子的钢丝,随后用钩子咬住结节边缘作为固定标记物,之后易地再战,进行胸腔镜下切除术,因目标明确而变得异常迅捷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