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新华社】上海医疗机构使用冷热回收设备实现环保节能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10日 点击数量:5514次

    新华网上海7月10日电(记者仇逸)25个手术室的冷气供应,上千张病床住院患者和2000余名医务人员24小时的热水供应……这些能源的来源,原本都是白白释放到空气中的热能。自今年6月以来,一种新型的智慧型复合式双效节能冷热回收机组开始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内使用,通过“冷”“热”循环实现节能减排。

    医院减碳大有可为,据专业人士介绍,医院内普遍存在手术室与病房对空调需求的矛盾,并需要大量生活热水供应病人和医务人员使用。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例,仅为手术室单独安装热泵空调就需耗资200万元。而随着病人不断增加,能源费用不断上涨,医院使用燃油和天然气来温控的成本也日益增加。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上海率先引进复合式双效节能冷热回收机组,机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热空气中的热能来加热常温水。空气中的热能被交换利用后,原本常温空气变成了冷空气,这部分冷空气中所蕴涵的能量也被机组回收利用。这部分完全不用耗能的冷气被接入手术室的空调末端系统,解决了原有的手术室与病房对空调的需求矛盾,省却了单独购置空调的费用,冷气随时可免费使用,可谓一举两得。“过去,这家医院只有每天下午有两个小时的热水供应,如今,打开水龙头就是55摄氏度左右的热水。”工程师吴启亮说。

    据统计,试运行一个多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相对于去年仅使用天然气烧热水的费用就同比下降了10余万元。如果考虑到医院整体规模的扩大而必然增加的能源费用,节能的效益将更加明显。

    记者了解到,除了引进先进设备节能外,上海多家医疗机构还纷纷通过中央空调变频节能改造、将中心供应室的蒸汽锅改为电锅炉等方法降低能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还特别举办“能源体验日”等活动加强医务工作者“节能减排”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