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劳动报】“微癌”危险性不大不着急治?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11日 点击数量:6172次 来源/作者:李蓓

直径1厘米以下的甲状腺乳头状肿瘤,人们称之为“微癌”,民间有种说法“微癌是极早期癌,危险性不大”。真是这样吗?记者从正在上海举行的2019甲状腺与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论坛上获悉,“微癌”并不等于低危癌,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有淋巴结转移甚至肺、骨转移的,而我国对于“微癌”的诊治不仅不是过度,相反还不足。  民间有种说法认为,甲状腺癌是“懒癌”,是进展比较缓慢的实体肿瘤,恶性程度往往比较低。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微癌,直径在1厘米以下,发病后不易被发现,即便发现也往往因为“个头微小”而被认为“不必急于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宇教授说,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较其他恶性肿瘤确实更好,更容易实现“临床治愈”效果,然而获得良好预后的前提必然是规范、个体化和全病程的治疗。譬如“微癌”,占所有甲状腺癌的22.9%,发病率逐年上升。复旦大学甲状腺癌诊治中心主任吴毅教授说,“微癌”不等于低危癌,有相当多“微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出现淋巴结转移甚至肺转移骨转移。

 

   目前,我国整体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仅为84.3%,与西方发达国家98%的数据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这一现状与我国各地甲状腺癌治疗规范化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有密切关系。

 

  根据上海市今年发布的癌情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已成为沪上女性第二高发癌症。甲状腺癌在男女性中的发病比例约为1:2。为什么成年女性的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发生率高于男性?王宇认为,这和内分泌有关,环境、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病情发展。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最新发布了一组数据:对26984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后,5年生存率达98.35%,与目前国际顶级甲状腺癌诊治水平相当。

原文详见:http://www.labour-daily.cn/ldb/node41/node2151/20190527/n76536/n76540/u1ai45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