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施捷)宫颈癌患者手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几率高达15%-30%,同时许多人会伴有癌性疼痛。因为缺少再手术机会、化疗不敏感、放疗又无法耐受,一些患者往往晚期生存质量很差。
一名来自江阴的57岁女性就不得不备受癌痛的困扰。3年前接受宫颈癌切除手术的她,最近出现右下肢剧烈疼痛。影像学检查证实,有一个直径为6CM的复发肿块“黏连”在骨盆上,同时压迫神经系统和右侧输尿管,还导致肾盂积水。施行术后化疗方案,却毫无结果。怎么办?
率全市之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共尝试为两名宫颈癌复发患者进行了“术中放疗”,即在再度打开患者腹腔、探明位置、切除大部分肿瘤、游离四周肠道等组织的前提下,用“限光筒”瞄准残余瘤床,对其集中实施高能量的电子束照射。
这种“术中放疗”的照射时间总共不足两分钟,整个过程由麻醉师、手术护士及技术人员协同作战,并通过电子监护和摄像监控确保患者安全。57岁的江阴女患者治疗后无任何异常或不适,总体状况恢复良好,癌痛症状也完全缓解,现在已能下床自由活动。
诊治团队首席专家、妇科主任吴小华教授解释说,对于大分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而言,放射治疗一直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对于术后复发的患者,由于肿瘤侵犯程度以及患者自身耐受力等的牵制,“外部照光”变得无技可施。凭借悠久的放疗传统和一流的放疗设备,他们期待着“术中放疗”能够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高能、集中打击,既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免受“误伤”,又能有效提高对肿瘤的局部控制,减少并发症。此前,肿瘤医院已成功地为15例胰腺癌患者实施“术中放疗”。临床表明,80%以上的患者从治疗后第二天起,即获得明显的止痛效果,生活质量随之大为改善。
肿瘤医院是目前本市宫颈癌切除手术数量最大的一个医疗机构,去年一年完成的宫颈癌手术就超过9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