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PTCOG53:700余位专家聚首研讨“立体定向爆破”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16日 点击数量:5723次

611日,PTCOG53(第53届国际粒子放射治疗大会)在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陈建平、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等领导与会并致辞。

大会主席蒋国梁教授、PTCOG主席Eugen Hug、我院兼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分别就会议的历史背景、举办意义等做了详细介绍。国际粒子(质子)治疗协会教育会主席Prof. Jay Flanz,国际粒子(质子)治疗协会秘书长Prof. Martin Jermann,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诸葛立荣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端树教授,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党委书记吴晓峰教授,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常务副院长陆嘉德教授,上海质子重离子项目的合作方、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全球粒子治疗项目总裁Mr. Holger Schmidt等出席了开幕式。

郭小毛院长介绍,国际粒子放射治疗大会是由国际粒子肿瘤放射治疗协作委员会(PTCOG)组织,旨在推动肿瘤粒子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它是全球范围内该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科技交流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52届。第53PTCOG大会由我院和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共同承办。

据本届大会主席、我院前院长、放射治疗中心主任医师、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技术委员会主任蒋国梁教授介绍,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来自德国、日本、美国、中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代表,他们从事肿瘤质子和/或重离子肿瘤放疗基础和临床治疗的研究,包括临床放射肿瘤学医师、放射物理师以及放射生物学的科研人员等。本届大会的主要内容包括:质子和/或重离子放疗技术的最新进展;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最新临床治疗的经验;放射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国际粒子放疗发展的趋势。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国际公认目前最为先进的放疗技术是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蒋国梁教授说,“质子和重离子的放疗技术在对实体肿瘤进行射线‘打击’时,能够对肿瘤病灶进行强有力的照射,同时又能够避开正常组织照射,实现疗效的最大化。”。目前在国际上仅在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该项技术,全球范围内作为医疗用途的粒子装置仅有30余台,其中绝大部分为质子装置。而经过10余年筹备和建设,即将开展临床试验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即为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拥有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的医疗机构。

我院放疗中心副主任、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放疗科主任傅深教授介绍,约有60%的实体肿瘤通过光子治疗后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会带来放疗的毒性和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质子重离子放疗利用射线良好的物理剂量分布和优越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可对正常组织实施最大程度的保护,大大降低放疗的毒副作用,而有效实现对肿瘤的杀灭。质子重离子放疗的原理为:质子或碳离子经由同步加速器加速至约70%的光速时,这些离子射线被引出射入人体,在到达肿瘤病灶前,射线能量释放不多,但是到达病灶后,射线才会瞬间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名为“布拉格峰”的能量释放轨迹,整个治疗过程好比是针对肿瘤的“立体定向爆破”。傅深教授强调碳离子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约比常规的光子射线高出3倍,特别是对光子放疗抗拒的恶性肿瘤和治疗后复发的恶性肿瘤。据现有的德国、日本和美国的临床治疗经验显示:该技术对头颈部恶性肿瘤,脑恶性肿瘤,前列腺癌,软组织和骨肉瘤,脊索瘤,肺癌和肝癌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常务副院长陆嘉德教授自豪地说:“我们不仅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而且拥有全球顶级的放射物理团队,不仅可确保从系统验收到患者治疗各个环节的质量,还保证了将来人才梯队的培养及质子重离子设备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研发的有效实施。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基础的临床医师团队,经过了德国和日本等粒子放疗中心的严格培训,对保证高质量的临床治疗同样至关重要。能够参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的工作,并为造福肿瘤患者尽己所能,我感到非常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