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我院头颈外科王玉龙医师在国际头颈肿瘤协会联合会(IFHNOS)第四次会议上喜获青年研究者奖

发布日期:2010年06月24日 点击数量:4101次

    国际头颈肿瘤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Head and Neck Oncologic Societies)由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MSKCC)头颈外科主任Jatin P. Shah于1987年组织建立,目前由25个国家的头颈肿瘤组织组成,是目前唯一一个国际头颈肿瘤组织的协会,自1998年以来每4年举行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941名头颈肿瘤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参与了本次大会。 

 

与会的中国代表合影

与会国(或地区)旗墙

    会议就HPV与头颈肿瘤、机器人外科、靶向治疗、头颈外科中的重建、颅底外科、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讨论。我院嵇庆海教授就《Descriptive study of 1207 salivary gland tumors in Chinese population: one cancer center experience 1997-2007》进行了会议发言。王玉龙医生就《Genetic mapping of susceptible genes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n Chinese patients》进行了会议发言,并与来自美国、英国、韩国、印度的四位研究者被大会评为青年研究者奖(Young Investigator Award),该奖旨在鼓励年龄小于40岁的青年研究者进行头颈肿瘤的研究,由IFHNOS评奖委员会评出,每位获奖者可得到证书和奖金1000美元。

颁奖仪式

    会议一致认为HPV阳性的头颈部鳞癌发病率在上升,并且较HPV阴性的肿瘤具有预后较好的特点,综合应用HPV、P53、P16等生物学标记对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根据生物学指标设计临床试验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颅底肿瘤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手术切除技巧和术后修复技巧的提高;机器人手术在头颈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将成为口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以穿支为基础的皮瓣修复和皮瓣修复后的功能康复考虑成为头颈外科的重要成分之一;会议还就靶向治疗、甲状腺外科、头颈外科医师的培养、国际化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我院嵇庆海教授与来自美国、香港和台湾的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将于今年10月由我院、眼耳鼻喉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共同举办的IFHNOS World Tour 上海巡讲进行了讨论。届时将由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MSKCC)头颈外科主任Jatin P. Shah,UT MD Anderson 肿瘤中心头颈外科主任 R. Weber教授共同领协的10余位专家到上海讲课,将最新的头颈肿瘤诊治进展带给国内的同道。

我院参会医生与医科院肿瘤医院张斌教授、MD Anderson 头颈外科主任R. Weber教授、Head Neck 杂志主编 E. Hanna教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