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五月春意盎然、阳光明媚!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1CSCO肿瘤治疗新进展论坛---分子靶向治疗于2011.年5月14日在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店隆重开幕!来自全世界著名的肿瘤学专家济济一堂,揭开了2011年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的序幕。这次盛会本着“前沿、高端”的会议宗旨,旨在促进肿瘤科学特别是中国肿瘤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肿瘤治疗的理念,宣传肿瘤规范化、个体化、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在肿瘤临床学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加利福尼亚北部Durham:国际顶级医学杂志出版商AlphaMed出版社也于今天宣布,与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行“The Oncologist中文译本”上市。“The Oncologist”作为独立的肿瘤学权威杂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癌症患者治疗中,医师经常遇到的学术和临床方面的问题,以服务患者为导向,为医生提供尖端的医疗治疗方案和技术,正如“The Oncologist”总编Bruce A.Chabner所说:“把最重要的癌症资讯随时随地传达给医生,同时,我们拥有一个独特且艰巨的使命----全心全意地把更好的成果带给癌症患者”。
在这次大会上,来自全世界的很多知名肿瘤学专家针对各种常见肿瘤如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以及大肠癌等的分子靶向治疗做了精彩的总结和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专家Alan Garen教授主讲的题目是针对肿瘤血管的癌症免疫治疗,给癌症免疫治疗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来自香港中文大学wale’s亲王医院的肿瘤学专家Anthony Chan针对头颈部肿瘤特别是好发于我国及东南亚的鼻咽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做了深入详细的报道;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吴一龙教授分析了分子标志物对靶向治疗的指导意义,吴教授总结了2010年临床试验的特点,提醒我们,首先应根据生物标志物来选择病人,其次,EGFR-TKI耐药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等等,将来更多的研究将致力于分子分型和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吴教授尤其告诉我们,目前的肿瘤治疗已进入了靶向治疗时代,更多的数据应基于我们亚种人自己的研究数据,“团结就是力量”。肿瘤内科李进教授报道了胃癌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众所周知,胃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传统的化疗仅有几个月的生存获益,而针对Her-2阳性的靶向药物赫赛汀首次在大样本胃癌临床研究中使晚期胃癌的生存期超过13个月,并在个体化治疗层面上开启了胃癌治疗的新篇章。我科李进主任牵头实施的晚期胃癌二线临床试验,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使PFS延长至8.1个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此外还有我科胡夕春教授关于抗血管生成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选择等等,都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