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医院Logo

医院资讯

我院胸外科内镜手术“铲除”8厘米病灶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21日 点击数量:7740次

第十三届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年会于2013年11月6日至9日在武汉进行,我院胸外科团队再次显示出强大的临床和科研实力,共有9篇摘要被接受作为会场发言。我院胸外科报告的《内镜下切除(ER)在胸外科食管疾病中的应用和病理分析(附235例病例报告)》获大会主席和国内同行认可,并引起广泛兴趣。

随着内镜治疗器械的不断开发和新技术的逐步开展,内镜下的外科手术在近年得到飞速发展。在西方国家,这项技术多由胸外科医生或消化科医生开展。而在日本的国立癌症中心,内镜下治疗成为4种治疗手段之一(手术、化疗、放疗、内镜治疗),内镜科有20名医生,是全院医生最多的科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胸外科派医生到匹兹堡大学和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学习内镜下的治疗,率先在国内胸外科领域开展此项技术,目前已完成近300例内镜下食管微创手术。

最近有个老徐的病人,术中发现病灶位于食管距离门齿29-37厘米,张杰医生内镜下切除8厘米的长病灶,最终病理证实鳞癌,后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最后病理未见肿瘤残留,淋巴结也无转移,因此选择合适的病人,内镜下切除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对于消化道早期癌和黏膜下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手术后生活质量也大为降低。随着内镜治疗器械的不断开发和新技术的逐步开展,内镜发现的大部分早期癌前病变和黏膜下肿瘤可以实现内镜下的切除,并达到和外科手术同样的疗效。

微创,带给我们患者不仅是良好的生存质量和快速的恢复周期。同时,较“开胸”手术高昂的治疗费用,其治疗费用仅是它的一半。在如今市民大喊“看病难,看病贵”的时代下,微创给“烧得火烫”的医患关系,吹来阵阵凉风。医学的诊治理念推陈出新,我院胸外科也将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走好自己的微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