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医院Logo

医院资讯

启蒙医学梦想,中学生“零距离”探索肿瘤奥秘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2日 点击数量:148次

“这些紫色的斑点就是肿瘤细胞吗?为什么它的形状跟旁边不一样?”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来自位育中学、位育附属徐汇科技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代表围坐在多头显微镜旁,正在跟随病理科医生一起“读片会诊”。在为期半天的“申康开放日”活动中,这群学生还聆听了优秀青年肿瘤医学科学家的从医心路、亲身体验模拟腔镜手术操作,并学习应急救护知识……

 

为进一步弘扬医学人文精神,传播健康理念,9月12日下午,肿瘤医院举办第七届“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来自上海市位育中学的30余位师生走进肿瘤医院,在医院的文化墙、临床科室等多个区域,沉浸式“零距离”感受肿瘤医学魅力,在实践操作和参访学习中感受医学的价值与责任,并种下从事肿瘤医学的理想。

 

活动伊始,在肿瘤医院教学与学生工作部张琦华老师带领下,位育中学的师生们参观了肿瘤医院文化墙,了解肿瘤医院建院90余年来的历史沿革。作为我国成立最早的、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肿瘤专科医院,在一代代医学前辈接续奋斗下,肿瘤医院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立足人民健康需求,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积极服务“健康中国”“健康上海”战略。学子们在厚重的医院文化展览中驻足,感悟“关爱、团结、求实、开拓”的肿瘤医院院训。


 image.png

 

在随后的“复旦肿瘤青年科学家讲坛”中,肿瘤医院十大医务青年获得者、乳腺外科金希医生受邀分享了自己的从医心路。金希医生告诉学子们,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的成长,需要经过长周期的学习和努力,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素质。不仅体现在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熟练的手术技能、良好的应变与心理素质,以及持续的科研能力;还体现在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唯有“软硬皆施,终身修炼”,才能成长为真正优秀的外科医生。金希医生的真挚分享引起师生们的热烈掌声。


 image.png

 

如今,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肿瘤外科领域的主流方式,外科医生是如何通过狭小的“钥匙孔”切除狡猾的肿瘤?肿瘤医院将模拟腔镜教具搬到活动现场,让会场秒变“腔镜手术中心”。在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徐伟博医生的科普和指导下,位育中学的学子们纷纷拿起钛夹钳,通过观察显示器上放大数倍的画面,体验精细化的夹取、移动等操作,并尝试在镜头下用“穿针引线”,感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模拟体验。


 image.png

 

病理报告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病理医生则被称为“医生的医生”。在肿瘤医院病理科,位育中学的学生们围坐在病理会诊的多头显微镜旁,病理科王悦老师、孙慧老师带着他们通过真实显微镜阅片,直观了解了肺腺癌、肺鳞癌病理切片的特征,并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在高倍显微镜下的形态差异;在病理制片室,学生们仔细观察病理制片脱水、浸蜡、切片、染色等步骤,零距离体验“一纸病理报告”诞生记。

 

 image.png

image.png

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今年的“申康开放日”活动,肿瘤医院红十字办公室还特别邀请了医院重症监护室张婧莺护师,向位育中学的师生们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在张老师指导下,师生们学习了CPR(心肺复苏)与AED使用的急救知识与实操。学生们踊跃尝试,氛围热烈,体验自救互救中“分秒必争、守护生命”的迫切。

image.png

 

走进医院,在医院和社会大众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为市民和医学生提供深入了解医院的机会,也让社会对肿瘤医学更多了解、更少畏惧。参访位育中学师生们纷纷表示,这次开放日活动让他们对肿瘤医学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并对肿瘤医院年轻医生们的风采印象深刻。“特别是病理科参访和腔镜模拟体验,让我们感受到肿瘤没那么恐怖,我们与肿瘤医学的距离原来如此之近。”

 

多年来,肿瘤医院持续参与举办“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帮助市民提升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全方位展示现代化高水平肿瘤专科医院建设的进展与成效,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