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怀念张世林医生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31日 点击数量:8712次

张世林医生1969年2月出生于江苏东台的农村家庭,自小学习刻苦、成绩优秀,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第二军医大学,并成为为数不多的“李瑞麟奖学金”获得者。毕业后,他主动选择到新疆支边。3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回母校,师从于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闵志廉教授,在读期间又获得“吴孟超式优秀青年”的荣誉称号并荣立三等功一次。博士毕业后他曾经在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工作,9年前来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任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是一名优秀的泌尿外科专家。

张世林医生一直把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是他孜孜以求的梦想和目标。从医这些年来,他把自己对医学的深深热爱和执着追求,都化作对医术精益求精的钻研和对医学难题矢志不渝的探索。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完成了大量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并获得了多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他在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和实施高难度手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经常有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前来请他治疗。

张世林医生是一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优秀医生。他每天早上7点不到就会出现在病房,观察病人、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了及时救治更多的患者,他几乎没有按时按点下过班,手术到晚上7、8点钟是常有的事。即使在节假日他也不忘关注病人,有时深夜还会打电话到病房询问危重患者的病情。多年来总是想着病人,奋斗在临床一线,为医院的发展默默无私地奉献着。

张世林医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他常常说,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病人,每一台手术,因为一旦发生并发症,不仅大大增加了病人的费用,而且会给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有时候一些本该是住院医生做的事,比如换药、拔引流管等,他也会亲力亲为。正因为张教授真正做到了“利为民所谋”,因此深受病人尊敬。很多同行问他:你已经功成名就了,何必再做那么多高风险的手术呢?世林则说:做医生一定要多为病人考虑,只要对病人有好处,哪怕风险再大,困难再多,我们也要勇挑重担。他这种对病人极端负责,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本色,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多年来,他收到的表扬信、锦旗等不计其数,每当又有表扬信或锦旗送到他手中时,他总是微笑道,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医生该做的事情。他总是一切想着病人,想着病人的一切。

张世林医生关心他人,有困难就上、有荣誉就让,甘做人梯,对年轻同事毫无保留。他经常把一些外出开会学习的机会留给刚工作的年轻医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深造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开展新技术、挑战高难度,让年轻医生勇于实践,并敢于为年轻人承担风险。科内的研究生都有几样张教授手把手传授的技艺,他们觉得有张教授在心里就踏实多了。

张世林医生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他是患者眼中的好医生,是年轻医生尊敬的好老师,是妻子心中体贴的好丈夫,是父母心中孝顺的好儿子,是儿子眼里最最高大的好父亲。他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也使我们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中。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加倍工作,学习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精神,那种为人正派、勇于付出的高尚品德。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来表达我们的哀悼之情。

世林医生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