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火眼金睛”的气管镜活检新技术…——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成功开展过百例

发布日期:2010年01月06日 点击数量:7608次

   近日,我院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协作组自2009年4月在国内运用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开展临床诊疗以来,至今已逾百例。其中上皮性癌(例如肺癌)诊断准确率98.73%、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这种安全性高、诊断率高、重复性强,手术创伤小的气管镜活检新技术,将成为医生诊断纵隔肿大淋巴结的“好助手”,同时也是肿瘤患者的“新福音”。 
   目前,临床上对于纵隔肿大淋巴结的定性诊断,主要有纵隔镜下活检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TBNA)。据我院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协作组首席专家、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介绍,这两种诊断方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首先,纵隔镜检查需要在全身麻醉下才能完成,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手术会给患者的颈部造成长约2cm的伤口。此外,可活检的淋巴结范围有限,这将不利于病情的诊断。另外,每位患者只能接受一次纵隔镜检查,医师无法通过复查来准确跟踪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而传统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医生只能看到支气管腔内的情况,对于纵隔内肿大的淋巴结,只能隔着气管壁,凭经验“盲穿”,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受到很大限制,也极有可能损伤到大血管。 
   相对于传统的诊疗方法,EBUS-TBNA在传统气管镜检查的基础上整合了超声技术。这项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不仅能够完成常规气管镜的检查操作,而且能够通过超声对气管壁以及周围的结构做出准确的探查。在气管镜上添加“慧眼”后进行穿刺,使得操作定位更加精确,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盲目穿刺造成血管的损伤,显然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以及安全系数。 
据陈海泉教授介绍,我院胸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内已经积累超过一百例的临床经验。据统计,淋巴结穿刺成功率100%,无1例出现并发症。EBUS-TBNA检查总体准确率90.00%,其中上皮性癌(例如肺癌)诊断准确率98.73%,灵敏度98.55%,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0%。临床实践证实,EBUS-TBNA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可活检的纵隔淋巴结范围广的优势。同时,由于经气管镜的穿刺可以几乎“无限制”的重复进行,使得临床医生可以在肿瘤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最重要的是,EBUS-TBNA只需在静脉麻醉的条件下进行,这样能够避免患者全身麻醉的风险。
   我院胸外科在临床实践中通过EBUS-TBNA活检取得的组织标本,不仅可以将其应用于常规病理检测,而且还能用于免疫组化乃至基因突变的检测和研究,这些检测数据将成为恶性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指标。陈海泉教授补充道。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