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初,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
陈海泉教授受到了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中心胸外科主任Paul De Leyn教授,胸外科前主任Toni. Lerut教授邀请,于2018年9月14日至16日应邀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中心胸外科,参观了医学中心及胸外科的先进医疗设施、手术设备。并正式受邀做了长达1小时的学术报告。
鲁汶大学是是比利时久负盛名的最高学府,世界50强高校 ,欧洲历史最悠久且最受人尊敬的大学之一,也是享誉全球的世界级顶尖研究型大学。连续两年位居榜首全欧洲第一,世界第5名。Paul De Leyn教授是鲁汶大学医学中心胸外科主任,同时也是国际肺癌研究协会( IASLC)理事。Toni. Lerut教授是鲁汶大学医学中心胸外科前主任,同时也是欧洲胸心外科学会前任主席。
期间,
陈海泉教授做了题为“Early-stage lung cance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早期肺癌的机遇和挑战)”的精彩报告,报告分析了全球早期肺癌的现状与困境,展示了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并提出了多项创新性的诊疗策略。会后
陈海泉教授还向国际同行们介绍、交流了我院领先国际的早期肺癌诊治经验。
在后续的邮件交流中,Paul De Leyn教授及鲁汶大学医学中心胸外科的专家们十分珍惜陈海泉教授在鲁汶大学医学中心胸外科的短暂交流,欣赏并高度赞扬了陈海泉教授精彩的报告及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期待后续的合作以及参加2018年11月即将在上海召开的胸部肿瘤规范化治疗上海国际论坛。
左一为陈海泉教授,左二为Toni. Lerut教授,左三为Paul De Leyn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学科带头人
陈海泉教授目前是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及会员发展委员会委员、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国际理事国际部主任及两届国际部委员、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协会 ASCVTS 理事、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资深会员、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委,并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等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二审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长江学者评审专家。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副主编,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等杂志编委。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Annals of Surgery,等SCI期刊审稿人,国内多家期刊编委。自2008年起,
陈海泉教授先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范德堡大学癌症中心,斯隆凯特琳纪念癌症中心,苏黎世大学医院等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医学中心授课宣传我院胸外科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陈海泉教授作为AATS、STS、ESTS 会员,2013至2016连续4年在胸外科最高水平会议美国胸心外科学会胸外科聚焦论坛(AATS Focus)上进行专题授课并推广。2016至2018连续3年,
陈海泉教授在美国胸心外科学胸外科年会(AATS)上进行专题授课。其中,2016年受邀作为AATS年会第一天普胸会议共同主席,2018年受邀作为普胸会议会场主持。纽约斯隆凯特琳纪念癌症中心的David R. Jones,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James D Luketich,前NCCN 主席、杜克大学肿瘤中心的D’amico T.等国际胸外科顶尖专家,多次来肿瘤医院进行学习,讨论,并对这些创新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鉴于
陈海泉教授在胸外科领域的突出成就,2018年,
陈海泉教授受到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外科学主任邀请,作为评委参与该院胸外科学终身教授的评选推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