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21日,由上海市抗癌协会、我院主办的第二届胸部肿瘤浦江论坛在上海徐汇瑞峰酒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云集了我国胸部肿瘤领域的众多知名学者,并邀请到了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前任主席、香港中文大学Tony
Mok(莫树锦)教授以及台湾大学附属医学院肿瘤部主任James Chih-Hsin
Yang(杨志新)教授发表演讲。大会共设置了23个专题讲座,吸引了超过四百余名肿瘤医师参会。
大会首先由我院陈震副院长进行开幕致辞。陈副院长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向来自我国两岸三地的参会者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大会主席陈海泉教授发表讲话,他希望各位参会者借此论坛认真探讨胸部肿瘤的热点问题,为推动我国胸部肿瘤的诊治水平而不断努力。会议执行主席常建华教授表示,去年的首届胸部肿瘤浦江论坛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总结去年办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近一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而筹办了本次会议,希望各位参会者充分交流、学有所得,并向支持本次会议的各单位与团体表达了感谢。
与会专家涵盖了胸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呼吸内科等多个学科。会议分为肺癌治疗之今日热点、明日新贵、不可或缺,食管癌及胸膜间皮瘤治疗以及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五大篇章,覆盖了胸部肿瘤治疗领域的重点、热点话题。
近年来胸部肿瘤的治疗发展非常迅猛,在今年的ASCO会议中,针对肺癌驱动基因的第三代乃至第四代TKIs在各期临床试验中的结果令人振奋,成为当之无愧的热点话题。各位专家就肺癌精准治疗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一代、二代EGFR-TKIs耐药后治疗策略,ALK、ROS1、MET靶向治疗进展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同样,肺癌以及其他胸部肿瘤的免疫治疗也成为本次论坛的重点主题。不得不提的肺癌治疗明日新贵PD-1/PD-L1单抗在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但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人、确定适当的免疫治疗生物标记物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免疫治疗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成为免疫治疗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肺癌相比,食管癌以及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目前尚无足够的靶向药物可供选择,与会专家分别就食管癌的内外科治疗、放射治疗以及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综合治疗进展进行了讨论。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篇章,各位专家就肺癌的小样本取才、毛玻璃样变(GGO)诊疗策略、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脑转移患者治疗、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进展以及化疗相关呕吐的防治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大会的主题紧跟目前胸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议题丰富而有深度,参会医生均表示在大会中收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