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新民晚报】一个新的起点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09日 点击数量:4605次

  2010年1月23日,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的胰腺肝胆外科在校、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正式成立了,我和我的一批学生也先后在肿瘤医院落脚。这是我在几十年的医生岗位上,第一次有机会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胰腺肿瘤的领域中,也是我在医疗工作中的一个新的起点。

    自读研究生开始,在我的导师张延龄教授的指导下,我逐步对胰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胰腺癌发病率现在越来越高,上世纪70年代,上海胰腺癌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三点八,到了2000年,已经上升到了十万分之十,现在每年新发病例几乎已经达十万分之十二,这并不只是我国的局部现象。上世纪90年代在我读研究生时,美国每年有1.2万多例胰腺癌病人,去年已经达到了四万例左右,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等等都是罹患胰腺恶性肿瘤而与世长辞,胰腺肿瘤正逐步得到关注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

    之前,在华山医院学习、工作了30余年,那里有许许多多教育我、关心我的领导和老师,还有更多帮助我、支持我的同仁们,我终身不会忘记他们,我深深地感谢他们!但是鉴于医院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以及复旦大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我和我的学生们来到了肿瘤医院,创建了“胰腺肝胆外科”,这里有优越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有60多张床位可供我们使用,这为胰腺肿瘤的事业开拓了良好的前景。胰腺肿瘤具有很多的特殊性,难发现、难治疗、愈后差,也是最晚引起人们广泛重视的实体性肿瘤,所以急需有人投身其研究。而我自认为与胰腺肿瘤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有一点基础。目前体力和精力尚好,理当义不容辞。

    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差、五年存活率低,这让很多人感到恐惧,它不仅影响到病人,也影响到医生。故而,一些长期生存的案例更是弥足珍贵,正是这些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的患者,他们的长期生存经历和意志,不断地鼓励着我们努力奋斗。比如,我有个从美国回来探亲的病人,手术后已经七八年了,现在仍然身体健康,两年前硬是抓住我的手,在医院门口与我合影,他对我说:“我要告诉那些外国人,这是我的中国医生,是他治好了我的癌症。”言语中带着万分的自豪,这使我很感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他们强烈的求生欲望也时刻督促我努力,这也是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一支相对年轻、充满活力、有朝气的团队,我想在我有生之年,还能做些事情,至少可以再培养一些年轻医生,用我们走过的弯路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走得更直,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我乐于见到他们的成长,我希望他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庆幸能在这个年纪让我有了一块理想的土地。我是农民出身,我深知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同样,作为医生的我,非常热爱我的病房和我的病人。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复旦大学的领导、感谢肿瘤医院领导的关心以及华山医院领导的支持,使我们拥有了这块美好的“土地”??这是一片充满希望和前景的“热土”。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肝胆肿瘤首席专家  倪泉兴)